現任縣長呂國華則不以為然的說,這次選舉對手負面宣傳看板之多,正以抹黑方式深深傷害宜蘭「民主聖地」美名。如果政黨輪替真是慣例,對手就不需要抹黑,「正面選舉才能彰顯民主的內涵!」
固守宜蘭壓力極大,呂國華分析,宜蘭變天後「我上任初期、在扁政府時代吃足苦頭,要什麼沒什麼!」宜蘭縣選民結構是「綠大於藍」,綠營當然想盡辦法拿回來。
呂國華指上任後,除了局處首長,底下的人全部留用民進黨執政時期員工,但用人不分藍綠,卻反遭受阻力。他自認,對手在地方事務種種小動作實在太多,而現在馬政府當政,「中央地方將會一條線!」
但在綠營眼裡,綠色執政的「宜蘭光榮」則已被消滅殆盡。林聰賢說,宜蘭人對威權反感、本土意識高,對手執政不公,呂國華把縣長做小了,加上國民黨親中、ECFA和美國牛肉議題加重選民的負面情緒。
林聰賢指出,同樣被稱作「民主聖地」,宜蘭不同於嘉義。宜蘭幾乎無派系,所以稱為「聖地」,選舉時不被負面資訊干擾、政治人物提攜後進、不停留在過去、做不好就換人。
林聰賢分析,宜蘭有原住民、漢人、新移民融合的歷史背景,塑造出獨特的性格,叛逆性高、敢於挑戰,對事情要有參與感,用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可能。過去蔣渭水、郭雨新留下的民主信念,中生代還有參與傳承,多少影響宜蘭選民意識型態;但年輕族群的價值觀和功利社會接近,有沒有這種連結?還有待觀察。
呂國華則比喻,宜蘭人像芋泥,外冷內熱,不滿意不會說,感受全都在反映從選票反映,他希望和對手做出區隔,讓選民決定,他相信宜蘭人的智慧。
馬英九頻到宜蘭固票,林聰賢舉陳定南回鍋選縣長,阿扁掃街招致民眾反感例子說,民眾如果有期待,「來,受一點干擾沒關係;民眾不爽,你來他受不了。」
呂國華則強調,一縣之長要為人表率,無論公領域和私領域的人格清廉和操守必須經得起考驗,這點對中間選民仍有吸引力,馬英九的健康形象,在宜蘭仍有群眾魅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