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什麼事?國會參院「中間派」肯定有對挽救經濟的措施從中作梗,但證據顯示,歐巴馬總統在面對政治反對勢力之外,他和他的心腹幕僚已經被華爾街的驚悚說法嚇到。

比較一下歐巴馬幕僚在他就任前的發言,和他本人現在的說法。

二○○八年十二月,即將出任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的桑默斯呼籲要拿出堅決行動,他警告說,許多專家相信失業率明年底可能達到一○%,面對這個前景,做太少比做太多的風險更大。

十個月後失業率達到一○.二%,顯示儘管他出言警告,政府的作為還是不足以創造就業。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期待政府展示做更多的決心。

但歐巴馬最近接受「福斯新聞台」專訪時,對其經濟政策顯得缺乏自信且緊張兮兮。他含糊其詞提到可能提供稅負優惠以創造就業,但「國人也有必要體認,如果繼續累積債務,即便此時正在復甦,世人在某個時間點可能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可能真的導致二度衰退。」

大部分經濟學者相信,復甦的最大風險來自政府做得不夠,刺激方案的規模太小,其作用到明年將逐漸消退,同時高失業率正消蝕消費者和企業界的信心。

現在要歐巴馬政府制定第二套全面刺激方案在政治上困難重重,但他還是該盡量推動通過對經濟有利的措施。更何況歐巴馬位居總統高度,說服美國人為所當為是他的職責。

然而歐巴馬卻發言支持那些聲稱他們無法創造更多就業的人。更有一篇網路報導指出,歐巴馬明年國情咨文演說的核心重點將是減少赤字,而非創造就業。這是怎麼回事?我也花了些時間才搞懂。假設歐巴馬的見解是直接或間接來自華爾街,那他表達的憂心就不難理解。

從這波大衰退的開始,某些華爾街大公司的分析師就警告說,對抗經濟衰退的措施將產生更糟糕的經濟弊病,他們特別指出,儘管當下美國政府有能力以非常低的利率長期借貸,但預算赤字隨時會導致投資人信心崩潰,屆時利率將飆漲。

歐巴馬在福斯專訪中發言附和的就是上述說法的後半部;他的擔憂可有道理?

長期利率過去也曾飆昇,最顯著的例子是一九九四年,但那年美國經濟每個月增加卅萬個工作,且聯邦準備理事會穩步調升短期利率。現在工作機會不斷流失,聯準會短期內也無意願升息,很難看到類似情況發生。

和當下美國比較類似的情況是一九九○年代的日本,預算赤字居高不下,經濟持續低迷,導致長期利率逐步下降。政府官員很可能是被虛幻凶兆驚嚇,才會看到只存在其腦海的威脅。

就我個人我見,現今警告利率將飆漲的這些分析師,也就是在大衰退幾個月後堅稱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通膨的同一批人。

莫忘華爾街預測市場行為的成績乏善可陳,當初他們就沒看出史上最大的房市泡沫。就算推出降低失業率的新措施會有破壞債券市場信心的風險,這個風險必須對照以下狀況:如果不推出新措施肯定會有大批人受苦,遑論一般勞工和企業的信心可能崩潰。

桑默斯當初說得對:面對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災難,做太少比做太多的風險大得多。遺憾且可悲的是,這個政府似乎看不清這個真相。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本報國際新聞中心尹德瀚摘譯)

#利率 #失業率 #信心 #華爾街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