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本質在於自由的個人表達,而自由的表達必然涉及個人與權力的關係,以及與背後的整個文化系統、思考習慣的衝突性。」他說,「很多人說中國進步了許多,但在我看來,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國家怎麼改變,無非人心變了沒。路寬了點、樓多了點,是變化,可體質沒變,對基本人權、社會公正、表達自由的生態還是沒有變。」
「中國當代藝術家誤以為他們有著大一點的自由。賺比較多的錢、被更大的畫廊代理,就更有自由些?」艾未未說,卡夫卡是有困境的,而人和困境的關係正構成了作品。「極權社會中的藝術家若沒觸碰人與社會的關係,並不構成當代藝術。」
艾未未說:「文化命題若無關乎人類處境,就是偽命題,現在太多文化圈、藝術家製造的,就是偽命題,一點也不好玩!」
今年剛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邀請艾未未在明年三月德國的文學會議上進行對談,對談主題是極權主義以及這樣政權下的表達自由與藝術創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