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所擁有的三隻鯨魚骨頭標本,分別是柏氏中喙鯨、侏儒抹香鯨以及長鬚鯨,這三隻鯨魚,分別是在九十五年到九十七年間擱淺在新豐海岸死亡的鯨魚。
很多縣市發現有鯨魚在當地海岸擱淺死亡,都採取就地掩埋處理。縣府農業處長范國銓認為將珍貴鯨魚掩埋實在可惜,拜託成功大學王建平教授做成標本,可以提供縣境學校學生參觀或做為教學所用。
擱淺新豐遭掩埋 如今行蹤成謎
長鬚鯨是鬚鯨亞目的成員,是世界現存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藍鯨。長鬚鯨也可被稱為背鰭鯨,在廿世紀時由於過度濫捕導致長鬚鯨被列為瀕臨絕種物種,目前國際捕鯨配額中已禁止捕捉長鬚鯨。
成大王建平教授是國內替鯨魚製做標本的泰斗,在其手中完成的鯨魚標本不下二百隻,縣府擁有的這半隻長鬚鯨是他第一次經驗,也是唯一的一次。
由於這隻長鬚鯨體積相當龐大,估計有廿五米長,光是頭部骨頭就重達一公頓。縣府擁有的是後半段差不多有十五米。也就是說,還有十餘公尺身體跟頭部被老百姓取走了。
這隻長鬚鯨是在三年前七月二日被發現,其中頭部一段在桃園海岸,另一截漂到新豐鄉海岸,當時王建平教授接到通知很興奮,人在日本趕不回來,桃園縣政府就地掩埋。後來一次颱風侵襲後,大浪將掩埋鯨屍捲起,被有心人士雇車運走,自此行蹤成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