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安.卡爾的時候,麥克很訝異。之前聽說她走過不少風風雨雨,還以為她會一臉滄桑,沒想到她卻神采飛揚,活力四射。
一陣寒暄後,麥克說:「雖然我知道妳遇過逆境,但妳好像過得很不錯。」
安說:「我確實過得很好,工作、生活都很順心,不過不該說雖然我遇過逆境,而是因為我有過逆境,而且學會怎麼善用逆境,才會有今天。」
麥克一頭霧水。「怎麼說?」
「嗯,比方在公司裡,我以為我們部門表現得還可以,其實不然。我們曾經很厲害,可是我們自滿了,等我們發現苗頭不對,其他公司早就領先一大截,老闆很不諒解我。」
「那時我陷入低潮,面臨必須立刻改善績效的壓力,擔子一天比一天重。」
麥克問:「然後呢?」
安回答:「去年,一位我很尊敬的同事跟我說了個故事,改變我對順境、逆境的看法,我應付各種狀況的作法自然有了新氣象。聽完故事後,無論事情順不順利,甚至是在個人生活上,我都更能冷靜面對,處理得更好。我永遠忘不了這個故事!」
「是什麼故事?」麥克問。
安沉默了一會兒才說:「可以請教你為什麼想聽嗎?介不介意說出來?」
麥克不情願地承認,他覺得飯碗不是很穩,家庭生活也不太和諧。
他用不著多說。安感受到他的困窘,應聲說:「看樣子,你跟我以前一樣,迫切需要聽這個故事。」
安很樂意說出一切,但她要麥克保證,假如聽完後覺得很受用,可得把故事說給更多人聽。他答應了。
安先向麥克交代幾件事。
她說:「我發現,假如你要運用這個故事來應付人生的高低起伏,最好用你的心靈和頭腦聆聽,然後套進自己的人生經驗,看你對故事的哪一部分有共鳴。
「故事裡的大智慧會一再被提到,只是說法會有點變化。」
麥克問:「何必重複呢?」
安回答:「以我個人來說,這樣比較好記,而記住了以後,才會常用。」
她招認說:「我是很討厭改變的人。新的觀念總是得聽很多遍,聽久了才會停止批判和懷疑,慢慢把話聽進去,完全吸收這些觀念。
「當初我也是想了很多,才認同這個故事。你有興趣的話,不妨親自體驗看看。」
「妳真的覺得一個故事能帶來那麼大的轉變嗎?」麥克問。「我現在的處境真的很糟。」
安回答:「既然如此,就算你聽完之後覺得沒用,那又有什麼損失?我只能告訴你,當我實際運用故事裡的觀念時,情況真的扭轉了。」
「有些人,」她謹慎地說,「有聽跟沒聽一樣,也有人收穫豐富!」
「重點不在故事的內容,而是你從故事裡學到了什麼,那才是最有力量的東西。當然,要不要聽由你決定。」
麥克點點頭。「我明白了,我真的很想聽聽看。」
於是,安一邊說故事一邊享用晚餐,一直說到吃完甜點,喝起咖啡。
這就是她說的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住在山谷裡,他很不快樂,覺得日子過得很不順心。他渴望能夠爬到眼前那座雄偉的山峰上看看,可是卻始終鼓不起勇氣,陷入了兩難的困境。終於有一天,他下定決心拋開所有的懷疑和恐懼,朝山峰出發。儘管山路很崎嶇,但他總算克服困難,爬到了山頂!年輕人在山頂上遇見一位內心寧靜、充滿智慧的老人,老人跟他分享了「峰谷法則」的秘密。
年輕人以為自己有所體會,但是當他下山,回到山谷裡,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種種的不順心,他又開始感到迷惘。
此時,他想到老人說的話:「人生本來就會有高峰和低谷,那不僅是你經歷的快樂與痛苦的時光,同時也是你內心的感受以及對外界的回應。當你渴求自己所缺乏的,你就在低谷裡;當你對現況感恩,你就站在高峰上。」
年輕人回憶起自己一直待在山谷裡沒有離開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內心的恐懼。如今,他必須跳出自己設下的框框,才能走出黑暗的恐懼。
他順著內心的想法,去追隨自己的理想願景,終於站上了另一座高峰。瞬間,他領悟到:原來,人生的順境和逆境其實都是禮物,每一份禮物都很珍貴,只是你得先好好經營!
年輕人充滿了自信,不再恐懼、不再悲觀,但他也記起老人的叮嚀:「在高峰期,要避免對現況過度樂觀;在低谷期,要避免過度悲觀。」
他很感謝老人的教誨,現在,他決定與大家分享這個「峰谷法則」,不但可以幫助大家,也可以幫助自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