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王璞走遍各地,全憑一己之力拍攝了一二七部「作家錄影傳記」以及三百多場藝文活動紀錄片,一共紀錄了上百位作家身影。直到兩年前,長期熬夜工作的他中風病倒,再也扛不起機器,才不得不停止。

70歲動念 獨資拍攝十年病倒

如今八十二歲的王璞,用他微微顫抖的手攤開家裡櫃子內的上百卷錄影帶,以及轉錄成的一疊疊光碟,激動地說:「這個紀錄工作應該有人接續下去,到上百、上千部。但到現在,從政府到民間都沒有任何動作。」

王璞本名王傳璞,一九二八年生於山東,曾任《新文藝》主編、新中國出版社總編與副社長,並著有《木婚的旋律》。十二年前,他自學攝影、剪接,抱著「和時間賽跑」的心情開始進行作家拍攝計畫。他以六十五歲以上的作家為範圍,從台灣到海外,拍遍了蘇雪林、柏楊、隱地、楚戈、林海音,以及當時已罹癌的曹又方等一二一位作家,連遠在美國的夏志清、唐德剛、王鼎鈞、琦君、紀弦、張秀亞等他都跑去拍攝。如今,名單上將近一半都過世了,他感慨:「他們永遠活在我的光碟裡了。」

從柏楊到琦君 永活在光碟裡

從機器、耗材、旅費到無以計數的時間人力,王璞從不接受任何單位捐贈的一毛錢,太太季淑卿從教職退休後,他才有了助手。如今他兩鬢斑白,行動不便,仍不改一輩子的硬脾氣:「我堅持做事一定要有恆心、決心和毅力,而且不怕得罪人。我為了做這件事犧牲了金錢、健康還有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時間,但我不是為了出鋒頭,文化人要眼光放遠,心胸寬大。」

#工作 #拍攝 #作家 #光碟 #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