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報導,過去四年多以來,杜拜以建設中東地區物流、休閒和金融樞紐為目標,推進了3000億美元規模的建設項目,其中很多涉及了奢侈地產業。在此過程中,政府與國有企業的債務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增加,而金融機構,特別是一些歐洲的金融機構出於投機的目標,相應的監管並沒有到位。

急漲暴跌 拖垮財政

專家表示,杜拜的資金壓力其實從去年就開始了,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受國際油價下跌之後,國家整體在收支方面就已經遇到問題。其次,這幾家公司借的錢都是用作於奢侈地產業的投資,此次經濟危機醞釀了整個房地產市場大調整,導致他們的投資在很長時間內都收不回來。

杜拜的房地產炒作一度被視為是世界奇蹟,許多名人紛紛前往投資,房地產讓杜拜富極一時,但同時也是其衰落的主因,莫尼塔諮詢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分析師蘇暢說,其實這是很多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都會遇到的問題,大陸也不例外。

蘇暢強調,當地價快速飆升時,銀行信貸就會大幅上升,這時投資人還感覺不到風險,監管體系也還沒有做好預期的危機處理及調控機制。以目前大陸房地產市場,普通地產仍具活力,奢侈地產處於起步的階段,更需要注意相關的監管問題。

貸款應有調控機制

蘇暢說,以前銀監會對於銀行資本的監管,使用的標準是固定資本充足率,而這次危機之後,業界在討論中也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提出應該實施動態的資本充足率,賦予銀行監管機構能夠動態地調整資本充足率要求。

而對於杜拜債務危機對大陸的影響,蘇暢表示,大陸政府的外匯儲備主要用於投資美國債券,對於中東主權基金和債務的購買量一直較少,因此可能受到的影響較小。

#大陸 #債務 #調控 #投資 #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