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對墾丁海域帶來重大影響,之前因林邊、佳冬養殖區淹水,養殖魚類像是龍膽石斑、金目鱸等隨水漫流而出,漂游到墾丁海域。這些外來物種魚體型大的驚人,一天可吃掉數百隻小魚,加上沒有天敵,一度造成生態食物鏈重大影響。

諷刺的是,因為食物鏈更高階的人類,拚命捕抓養殖魚,才讓這群不速之客不致影響整體生態,但颱風對墾丁海域珊瑚礁卻造成大影響。

墾管處與珊瑚礁協會合作調查,在西海岸萬里桐、合界、南灣跳石一帶珊瑚受創最嚴重,不但有折斷、翻覆狀況,有些甚至已死亡,連帶也讓生活其中生物消失。

墾丁資深潛水教練蔡永春評估,恆春半島西岸珊瑚礁受創程度達五十%,甚至連深海卅公尺、高達兩米的微孔珊瑚礁,在莫拉克強烈風浪下,竟也被翻倒好幾座,是之前不曾見過的狀況。他說,還好包括東海岸、後壁湖海保區一帶珊瑚,因地形保護未受到影響,另受損珊瑚礁只要避免人為汙染破壞,二、三年後透過大自然力量,就能助其恢復大部分生機;而且颱風也將珊瑚礁上的泥沙帶走,讓海域更加清澈,未嘗不是好事。

墾管處保育課長馬協群表示,經評估後,受創最深南灣區域因珊瑚蟲著床率高,最好方式就是放任讓大自然休養生息,為此不打算用人工方式復育。

#大自然 #颱風 #重大 #汙染 #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