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年降雨量僅僅只有廿五毫米,幾乎沒有農業生產,但用水量是全球飯店中最高的,遊客數量在二○○八年超過五百萬人,這數量驚人的外來遊客,是杜拜的經濟命脈。要支撐大批的遊客,就必需自外地輸入充足的水與食物,也就是說杜拜的發展幾乎完全依賴來自外地的資源支撐,這也注定杜拜是一個極度脆弱的系統。因為當一個地區的發展不是依附在當地的自然條件下,那麼它就無可避免地高度受限於外來資源的穩定性,當外在環境不穩定時,這個系統必然遭遇極大的挑戰。
即使沒有金融海嘯,如發生區域性乾旱、糧短缺等現象,這個依賴奢華揮霍支撐,與自然極不協調的樂園,也難以為繼。杜拜經驗提醒我們,敬天畏地法自然應該取代人定勝天,成為新世紀環境倫理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