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民進黨將選舉拉高到國家定位,國內有學者認為如果國民黨大敗,政府的兩岸政策將會有所退縮,可是從諸多跡象來看,可能性並不大。但各縣市長選舉當中,倒是有一個縣的縣長是否會由綠轉藍,可能大陸民眾比台灣的民眾還要有興趣,那就是陸客來台觀光旅遊首選的景點--阿里山所在地的嘉義縣。
如果沒有李登輝的「兩國論」與陳水扁的台獨,引發大陸官方與媒體舖天蓋地的批評,其實大陸民眾只對國共內戰這一段歷史較為了解外,並不太熟悉台灣的政治生態,讓外界感覺他們的認識仍停留在兩蔣時代。而因為教科書的關係,對於台灣的嚮往的地方,就是阿里山與日月潭。
現在則不同了,台灣領導人是誰,什麼時候要換屆,台灣的政情變化,簡單對出租車司機做個社調,都可以說出個所以然來。國民黨重新取回政權後,國共平台建立,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大陸民眾對於台灣的熟悉度又更進一步,也知道年底台灣要進行地方縣市長的換屆選舉。南部長期為民進黨執政的地盤,陸客同樣有所了解,因此這一次嘉義縣是否能由國民黨重新拿回執政權,就為他們所津津樂道了。
由於嘉義縣為傳統的農業縣,外界一直誤解它是綠營長期執政的縣市,若不是現任縣長陳明文由藍轉綠的話,嘉義縣還是牢牢掌握在國民黨手裡。但即便是陳明文執政時期,對於農產品外銷大陸市場,與大陸觀光客的招攬一樣不遺餘力,沒有因為他屬綠營,而高舉反中大旗。
只是這一次選舉較令人不解的是,民進黨候選人,也是陳明文力挺的張花冠,卻去烙印深綠標籤,打出若馬英九不簽ECFA的話,她可以退出縣長選舉的政見。固然,外界可以理解張是為了配合黨中央的國家定位選戰策略訴求。
然而,張也該理解到,兩岸開放已使嘉義縣民眾嘗到了兩岸和解的政策紅利。而阿里山的陸客旅遊和農產品的銷售大陸又是嘉義縣經濟發展的二大支柱產業,而這些都需要大陸方面全力配合才容易落實。
其實,地方選舉如果拉高到國家定位的層次,本來就與選民格格不入,但因為兩岸政策又一定會涉及到國家定位問題,而現在與大陸的關係不像過往,是會直接涉及到老百姓的荷包問題的,特別是嘉義縣最為明顯。
如果民進黨的大陸政策不調整,仍與大陸為敵,其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嘉義縣旅遊、農產品銷售是否會影響尚不得而知,但至少對地方縣市長選舉帶來一定程度的包袱,從這一次嘉義縣長的選舉,即可看出一些端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