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每5年會運用工商普查資料編製產業關聯表,以讓外界了解各產業投入與產出的概況,為避免產業關聯表與實況脫節,因此5年期間會再修訂一次,本次編算的結果顯示我國產業附加價值率普呈下滑。

平均國內產業的附加價值率由90年的47.7%降至95年的41.9%,農業及服務業部門的降幅僅約1個百分點,但工業部門則由27.1%大幅下降至21.3%。

導致工業部門附加價值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在於製造業,依歷年統計,製造業的附價加值率在80年至90年之間一直在24%到28%之間,但95年卻驟降至19.8%,創下歷年最低。

主計處官員分析,造成本次製造業附加價值率驟降的重要原因在於台灣絕大多數原物料、重要的零組件需仰賴進口,而這段期間這些材料國際行情大漲,使得廠商投入成本激增,削減了廠商的獲利。

另外長久以來台灣電子產業的核心技術仍賴輸入,每年付出的技術授權費用極為可觀,同樣也削減了廠商的獲利,因此近年來才會出現附加價值率持續下滑的現象。

這份投入產出的報告指出,半導體、面板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附加價值率降至25.3%、電腦電子產品更降至15.2%、至於石油及煤製品、石化材料、塑膠製同時受到國際油價飆漲的衝擊,附加價值率的降幅更為可觀。

#材料 #產出 #廠商 #下滑 #附加價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