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色主題的藝術作品在拍賣市場大放異彩,主要由於「紅色題材」藏品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長足跡,一幅幅記錄當時社會風貌的經典作品,成為那段特殊歷史的永恆記憶,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因此受到收藏家們的青睞。
1993年毛澤東誕辰100周年,著名肖像畫家劉宇一的油畫巨作《良宵》在香港拍賣行拍賣會上被港商曾憲梓以836萬港元競得,創當時中國油畫最高成交價紀錄,那是「紅色經典」油畫首次進入拍賣市場。而在1995年嘉德秋拍中,頗受人們關注的著名油畫 《毛主席去安源》(劉春華創作,1967年)以605萬元的高價成功拍出,這更代表著「紅色題材」油畫正式進入大陸內地拍賣市場。2005年,中國嘉德推出了陳衍寧的油畫《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各路買家紛紛追捧,最後以1012萬元的高價拍出。
在今年中國嘉德秋拍的「新中國美術」夜場中,近50件紅色藏品總成交額高達1.38億元人民幣,吳冠中的《北國風光》更是以3024萬元拔得全場頭籌。靳尚誼作於1969年的《毛主席在煉鋼廠》,最終以2021.6萬元成交;王式廓的《血衣》也以1120萬元高價拍出;孫慈溪的油畫《天安門前》及七張創作草圖,共拍出1125.6萬元;湯沐黎的《轉戰南北──抗戰中的毛澤東與周恩來》拍出 342.7萬元。另外,老舍舊藏、齊白石創作於1952年的《和平》拍得565.6萬元;程十發的連環畫《歡迎毛主席》是程十發唯一以毛澤東為主角創作的連環畫,頗為珍貴,最終以358.4萬元成交。從這一波「紅色題材」藏品價值逐漸走高的趨勢看來,其未來的升值空間似乎也無可限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