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許多城市也開始興建地鐵,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南京都已通車,深圳、青島、重慶、瀋陽、成都、鄭州、西安則在興建中;至於武漢、大連、長春、哈爾濱、鞍山、佛山、杭州、烏魯木齊、蘇州、蘭州與昆明等地也正積極規畫建設。他指出,從台灣經驗來說,台北捷運周邊房地產都值得投資,大陸地鐵帶起的商機同樣可期。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全大陸13億人口中,城市現有6億人口。林清發說,預計未來農村人口約占3億,城市則將達10億,消費需求將更旺盛。
台灣應切入大陸龐大內需
「需求量太大,周邊汽車零組件朋友全部『強強滾』」,林清發指出,由於全大陸13億人口內需龐大,今年1到9月共銷售966萬台汽車,預估到年底可上看1200、1300萬輛;同樣數字套到台灣,等於全台灣今年每2人中就有1人有新車。
不只汽車市場看好,目前全大陸手機擁有量達7億支,正因「台灣有技術,大陸有市場,可聯合制定新規格,賺全世界人的錢」;包括LED等兩岸共同制定規格產業,台灣結合大陸市場絕對能因此受惠。
此外,從每人年平均食品消費量來看,大陸在肉類、水果等品項相較台灣還大有成長空間。林清發說,隨著經濟發展,再乘以13億人口,其中任何一項數字都非常可觀;特別是養殖業每增加1公斤肉類,要消耗8公斤雜糧,不難想像相關產業鏈有望帶起更多經濟效益。
他認為,許多台商西進選擇經營餐飲業,正是嗅出背後龐大商機。
應關注新能源相關政策
林清發強調,「台商不要只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最近大陸政策變化快,台商如果天天埋頭苦幹,很可能血本無歸。
「二氧化碳2020年排放量要減少40%到45%,可想而知會殺掉多少工廠」,他指出,在節能減碳趨勢下,大陸將推出系列新能源政策並積極布局相關戰略產業,政策內容與走向值得台商關注。
林清發也期許,台商在大陸經營企業要成為猶太人,而非流浪的吉普塞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