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鍾任壁之子鍾任樑、許王之女許娟娟與陳錫煌大弟子吳榮昌等人,因為長年的耳濡目染,目前也都是戮力於薪傳的代表人物。對於掌中文化進入校園、向下扎根,這些中堅輩人物不僅是受惠者也是發揚者,對於傳承的意義,他們也自有一套豁達解讀。
六十四年次的黃僑偉,自小學四年級就跟著李天祿學戲,因為學校老師支持、個人興趣使然,讓他一路走到今天,目前已是亦宛然當家頭手與技術總監。談及台灣的掌中文化傳承,以及目前藝師、劇團走入校園扎根的活動,他坦言:「現在的效果已不比當年,效果相當有限。因為我們那時沒有網路、沒有那麼多娛樂活動,每週整整有兩天的下午都在練布袋戲,現代的小朋友娛樂活動太多了,很多人都這學期玩玩,下學期就跑了。」
不過,黃僑偉與亦宛然目前在三芝國小、三芝國中、金山高中的串連配合下,已經發展了一套培訓的課程機制,盡力避免掉「好不容易學了幾年,升了學就被迫中斷」的狀況,同時,他們也在台北藝術大學的傳藝系投入駐校藝術師,以「宛然青年團」之名進行演出藝師的培植並提供演出機會。
黃僑偉直言,一位能獨當一面的演師,沒十年、二十年的浸淫是沒辦法養成的,而有鑑於現在大環境不佳,對於「留住好人才」這件事,他也持隨緣開放態度,從不強逼孩子必須留下苦練,因為他認為,「只要有人有心,自然會留下。另一方面,我看的是除了演出者,觀眾也需長時間培養,畢竟一個戲種若沒觀眾,戲就要滅了。現在培養這些人,未來不見得是要上台演戲,但我相信他們會是看戲的種子!」
一路跟著父親四處推廣演出、教學傳承的鍾任樑也表示,雖然目前身邊已有數位極有興趣的大學生都會趁著假期隨團演出,甚至回到學校社團推廣並協助教學,「但我從不敢鼓勵他們把布袋戲當成一輩子的工作。目前的生態,國家沒保障,演出沒市場,但大家卻都有活下去的經濟壓力,因此我只會跟他們強調:將傳統的精神與精髓都學起來放著,備而不用,等到哪天環境好了,你們都是演出、教育、推廣的大兵大將!」
針對環境不好、市場不好等理由,其實鍾任樑、許娟娟與吳榮昌等人都有個共同想法,「掌中戲需納入正規的教學體系。」吳榮昌認為,藝師們都很努力、有使命進行傳承教育,「但追根究柢,現在環境冷、市場冷,導致大家越來越不認識掌中戲,也看不見掌中戲。這門藝術是該納入劇校或藝術大學的教學體系,如此才能從根本讓學生認識、學習,才能維護傳統技藝不致於中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