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本月到北京述職,並出席紀念澳門《基本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席間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多次讚揚澳門稱,不會將矛盾和問題「簡單政治化」,並「適時」完成「廿三條」的國家安全立法;大陸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也表示,澳門現行的政治體制運作「較好地體現《基本法》的規定」,異於「總督大權獨攬」,也與西方的「議會至上」不同。
北京對澳門的「讚譽」,引發行政立法合作論與制衡論的兩種討論,澳門行政與立法兩部門用「喬」解決紛爭、化爭議於無形,就政治運作確實較為潤滑,但制衡不足,這也引發受英國政治文化薰陶的港人,對「一國兩制」的未來議論紛紛。
缺制衡易生貪腐,在台灣受教育的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貪汙案,歷經三年調查於日前送交檢察院,綜觀任內許多工程案均屬越權批准,引發外界質疑「幕後有人」的臆測,為此,澳門立法會十四日通過俗稱「過冷河」的《對行政長官和政府主要官員離任的限制規定》法案,未來卸任行政長官與主要官員於離任後,需分別有三年及兩年的時間不得從事私人業務。
此外,回歸十年,澳門的立法部門改革卻進展甚微,以法院審理為例,法官與律師還是沿用葡萄牙語對話,許多文件亦是葡萄牙文,讓不懂葡文的民眾聽得一頭霧水、抱怨連連,這些都是新一任澳門特首崔世安未來的挑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