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求職去 課堂空盪盪
「現在大學(本科)四年級一整年、研究生的最後半年,多半在企業實習或找工作,荒廢學業,惡化了畢業生的就業環境!」日前在某大學生就業研討會上,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一席話,引起與會者共鳴。中國青年報隨後調查採訪指出,大陸把學生就業率算在學校頭上,不少學校大四這一年很少排課,讓學生專心求職。
一位受訪學生表示班上共35人,10人保送研究所,6人報考研究所,剩下19人都在找工作,平時僅三成能安心上課。這學期他有一門選修,第一節課他就跟老師表明自己大四,老師對他說:「行,我明白了,以後你不用來上課,只要按時交作業、參加考試,不會為難你。」
忙找頭路 論文馬虎應付
一名北京何姓大四學生說,大四期間大部分同學都各忙各的:找工作、考研究所或公務員、準備出國等等,「如果不想在該領域繼續深造,誰還有心情坐在課堂?即使很認真上完那些課,對自己也沒什麼實際幫助啊!」
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以自身經驗為例:幾個月前他應邀一名博士生畢業論文答辯,讀完初稿後致電該生想溝通一下,學生卻表示人在青島求職,答辯前一天才能回京。「現在很多大學最後一學年無法正常教學,學生馬虎應付論文,」陳宇認為,應打破「一畢業就就業」的計畫經濟觀點,給學生一年時間找工作。
就業率 應看畢業半年後
《2009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主撰稿人王伯慶發現,現在一般講的就業率是「畢業離校時的就業率」,但他連續從三年調查發現,三分之一本科生和四成專科生是畢業後半年就業。他建議未來改採計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較能反映真實情況也符合國際潮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