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黨內同志和地方派系質疑不斷,但金溥聰走進黨中央的第一天,率先提出諍言者,就是最佳盟友吳敦義。吳揆沒幫金溥聰擋流彈,反而坦白說,「溥聰兄在台灣包括金、馬及國內,地方狀況的熟悉度還需再加強!」他說,改革得要有兩大要素,一是符合生態,二是地方支持。
吳敦義一語中的,屢屢為馬英九抬轎成功的金溥聰,這回能否一口氣扛起黨內山頭的大轎,正是各界冷眼旁觀的第一個指標。
選舉文宣,可暢談政策理念,不需要下場比武。但御黨,既要左右逢源,又得真槍實彈;一場單純的地方選舉,便足以成王敗寇。馬英九請出金溥聰抬轎,除了理念,著眼的究竟是哪個戰場,相形更重要;戰場不一樣,抬轎章法自然大大不同。
三合一縣長選舉不理想,馬英九焦慮可想而知。眼前的立委補選,是三合一選後餘震,無論規模或影響,還談不上是金溥聰的第一場考驗;但明年「五中取三」的關鍵直轄市大戰,絕對是金馬體制的首顆試金石,金溥聰要抬的第一轎,恐怕是在農曆年後,讓新北市初選的內鬥內耗降到最低。
百年的國民黨,一向擅長組織戰,被馬金奉為錦囊妙計的改革牌,勢必得和組織相輔相成,才能化為實質的提名布局。藍綠迎戰五都,皆是背水一戰,民進黨以「勝選定江山」的戰略已出,國民黨是要全力主攻改革,還是權衡地方勢力?黨內都在等待金溥聰的答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