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之初迄一九五○年代期間,宜蘭醫院與台大醫院密切合作,不少台大醫學院畢業的年輕醫師,選擇至宜蘭醫院服務。當時宜蘭醫院在宜蘭人心目中是「小台大」,看病幾乎都往宜蘭醫院擠。

宜蘭醫院宿舍雖是日式木造房屋,設施完備,住宿家庭互動頻繁。邱文達、羅大佑、魏艾與魏鄂(兩兄弟父親是醫院人事主任),都成了兒時玩伴,邱文達更與康文娟成了青梅竹馬。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羅大佑膾炙人口的「童年」,聽在邱文達與康文娟耳裡格外親切,因場景敘說宜蘭醫院巷口那棵大榕樹,是家眷小朋友玩捉迷藏的精神堡壘,那是他們的共同回憶。

羅大佑四歲半到六歲童年時光,都待在宜蘭,其著作「童年」一書,描述當時院長住在第一間最大宿舍,他的家是最左邊宿舍,經常十多個小朋友成群嬉戲玩起來,包括院長的四個小孩(邱文達四兄妹),吵鬧聲幾乎掀了整排房子,真實記下孩子們一生無法忘懷的童年歲月。

這群宜蘭醫院眷屬玩伴,長大後在各領域都有所成,魏艾與魏鄂兄弟現任政大教授,羅大佑成了流行音樂教父。邱文達不但傳承父親醫療志業,與康文娟育有一子一女,女兒邱靜秀已是美國牙醫師,醫療志業代代相傳。

康文娟回憶:「那群男生都很會玩,他玩得特別凶,過年時一定要玩到初十五才算過完年。」邱文達則滿臉幸福洋溢的說:「小時候她就是出色才女,長得漂亮且唱歌跳舞樣樣行,長大後又是衛理班花,追她可是很辛苦的!」

#回憶 #玩伴 #醫院 #羅大佑 #邱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