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三月,內蒙古通遼市的吐爾基山採石礦過程中,發現一座古墓。經過一個多月的墓道清理後,一條甬道顯露出來,兩邊的牆壁上,有一些線條簡潔而有些斑駁的壁畫。巨大的石門後面,是一座非常窄小的墓室,但令人驚艷的是,在墓室的中央卻擺放著一具色彩豔麗的彩繪木棺!
木棺上刻繪著豔麗的鳳凰、仙鶴、牡丹、祥雲等彩繪圖案,鳳凰與仙鶴貼金,特別是彩鳳凰,給人以翩翩欲飛之感。棺木估計是由柏木製成,四周懸有幾十個銅鈴,是迄今考古發現的最罕見的遼代貴族彩棺。墓室滿布金器、銀器、銅器、瑪瑙器、漆器、木器、馬具和令人驚奇的外國玻璃器皿等上百件隨葬品,其精美程度與陳國公主墓不相上下。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這個布滿只有皇室公主才有資格用的鳳凰裝飾圖案的遼墓,搜遍全墓室,卻沒有發現墓誌銘。
墓室主人是一位女性,屍體已經全部腐爛。後經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檢測,墓主人的年齡在31至35歲之間,身高估算為159.2公分,屬北亞蒙古人種。但奇怪的是透過X光檢驗發現,墓主人身體內有超過常量幾十倍的水銀,她的身分究竟為何?體內灌滿水銀是因謀殺、自殺還是為了防腐?一系列的重重謎團,令考古界、史學家關注、研究和爭論不休。
古墓的發現,彩棺的開棺,在中國考古界引起轟動,它以無可爭議的事實被評為「二○○三年度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因為該墓出土的文物不但珍貴,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該墓葬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北方契丹族政權和遼國早期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服飾、藝術及喪葬制度等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