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洲尼日共和國十八日爆發軍事政變,部隊在槍戰後攻進首都尼亞美的總統府,逮捕強人總統坦賈(Mamadou Tandja),成立軍政府,並實施宵禁,封閉國境。
對此情勢,聯合國、「非洲聯盟」及「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咸表關切。
十八日下午,坦賈在總統府召開內閣會議,叛變部隊與總統府守軍發生數小時槍戰之後,攻進總統府。
晚間十時,政變集團發言人卡里穆在尼日國家電視台宣布成立「民主復興最高委員會」,由德吉波(Salou Djibo)擔任主席,廢止第六共和國憲法,另解散各政府機關。
卡里穆呼籲尼日人民「保持冷靜,團結在民主復興最高委員會的理念下」,以便「讓尼日成為民主、良善治理的模範」。他也敦促國際輿論支持這個「愛國行動」,因政變旨在救國救民,讓尼日免於赤貧、詐欺及貪腐。
咸信坦賈被捕後,目前羈押於軍營,許多政府部長級人物也遭到拘留。
在政變槍戰期間,至少有三名士兵喪生。
政變隔日,軍政府把戰車、架有機關槍的軍方卡車部署在總統府、總理辦公室及外交部前。但是自昨午總統府槍戰之後,並無暴力再起的跡象。
宵禁一晚,尼亞美市其他地區十九日平靜如昔,市場、銀行及學校照常運作。
成員國包括尼日的「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宣稱,將懲罰任何不合憲的奪權行動。然而外交界也透露風聲,認為這次政變或可讓尼日國家新生,開啟民主選舉之門。
參與政變的軍方表示,他們是為了結束緊張的政局,而其舉動顯然贏得不少對政壇失望的人民支持。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表示,尼日總統坦賈遭罷黜,係因「想延長任期」所致,美國並不支持暴力奪權,且關切後續發展。
坦賈於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廿四日循民主程序當選總統,結束尼日政變與動盪頻仍的時代,他在二○○四年十二月連任,但未依憲法規定於去年十二月下台,反而在去年八月強行修憲,廢除任期限制而延任至二○一二年十二月,同時賦予總統更大權限。
此舉招致國際制裁,也引發國內示威,政壇動盪數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