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批改寒假作業,赫見孩子這樣造句:「我們這次的棒球比賽表現,真是福虎生豐呀!」
在二年前,我有一個學生也寫出「我喜歡上國語課,因為可以看相聲、聽故事、唱鼠來寶…」的句子,數來寶確實被媒體混淆了。在教學上,我們可以適時地告訴孩子什麼是雙關,如「飛『髮』走『絲』」可以是理髮店的招牌;「『煎茶』院」是賣茶飲的;「『石』來運轉」是花蓮石雕節的主題…等,但是過多的廣告與視覺意象往往會造成幼小孩子無法判斷,進而影響其學習的正確性,若因此而誤用更是貽笑大方。
開學後,建議老師趕緊告訴孩子「福虎生豐」的原義及其雙關的借用方式,才不致於被廣告「唬」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