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長楊志良辭意甚堅,黨政人士透露,這並非楊志良首度請辭,卻是意志最堅定的一次,主要是感慨現今環境無法讓政策理性論述,他也一直無法適應吳揆的「領導風格」。吳敦義以民意指標作為施政準則,常陣前喊卡的「民代式」作法,讓不少學者性格明顯的閣員適應不良。

衛生署長楊志良無預警請辭,行政院長吳敦義和記者同步得知。楊志良幕僚透露,其實楊志良做此盤算已有數日,上周二健保報告,報告前一天,府院高層已陸續釋放健保費調整約有六至七成五民眾不受影響的訊息。報告當天,吳敦義在立法院宣示,六成民眾健保費不受影響,讓衛生署進退兩難,應是楊志良請辭的導火線。

一直以來,楊志良有「高民調」的護身符,雖然黨內屢點名他下台,但高層從未把他列入淘汰對象。這次楊志良讓吳敦義措手不及,黨政人士坦承,「看來是留不住了!」楊志良若真卸任,將是繼林芳郁、葉金川後下台第三名衛生署長,打破馬政府官場卸任周期,也追平新聞局長從史亞平、蘇俊賓換到江啟臣的紀錄。

吳揆民代式施政 楊適應不良

政院幕僚觀察,劉內閣留任下來的官員,不少和劉兆玄理念相通、專業導向,認為好的、對的政策就算「雖千萬人罵吾往矣」。但吳揆上任後「鐘擺效應」擺太大,讓官員連開行政院院會都得以吳敦義的「表情」為施政依歸。

官員觀察,過去劉揆認為行政院每周四開院會,一大票人隔著大方桌「行禮如儀」,討論不了什麼事情。因此仿照美國總統的白宮圓桌會議,每周召開政務會談,就不同議題找來政務委員和相關部會首長深入討論,高度重用政務委員的橫向聯繫。

但吳揆風格明顯靈活多變,上任後不曾召開過政務會談。且吳揆習慣單向聯繫指示,又選舉行程滿檔,鮮少和部會首長坐下來討論政策。

但吳揆高度重視行政院會,總是一開口便滔滔不絕,動輒一、兩個小時,「有些部會首長會盯緊吳敦義表情、抄滿筆記,回去就火速列為第一急件去辦!」吳、楊兩人施政風格和性格的不同,讓楊志良選擇掛冠求去。

#部會首長 #請辭 #施政 #吳敦義 #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