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過去經濟發展方式,是傾斜的、粗放的、消耗的。雖然總體經濟發展成果數據相當耀眼,但從細部檢視,卻發現不少深沉的問題,如地區發展失衡、居民收入兩極化、房地產業畸形繁榮、低效傳統產業堅持不退、公家企業資源太多等。這些問題若不加速解決,不但將貽害後代子孫,更會使大陸逃不過下一場國際經濟風暴的衝擊。

大陸政府顯然已將相關課題列為當務之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所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以相當大的篇幅來講述這件大事。他並提出了下列政策方針:一、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二、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三、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四、加快發展服務業;五、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六、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這些都將是今年大陸政府的經濟大政方針。

溫家寶在報告中另宣布,今年中國GDP增長目標是8%。這項數據,表示大陸今年仍將追求高速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高增長,勢必在「新劇本」指引下完成,否則大陸經濟既有的潛藏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未來更難解決。

有甚麼方法可以使大陸經濟加速轉變發展方式呢?我們認為,振興民營企業和台商、外商,即能為大陸經濟發展增添強大動能。因這些企業自負盈虧,高度突出效益,用錢用在刀子口,並且願意積極引進新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頗能迎合大陸政府的政策需求。今年大陸政府如能將經濟增長的重擔,放在這些企業的肩上,則今年大陸經濟實現「又好又快」增長的可能性,將顯著提升。

其中台商,因與大陸同文同種,彼此容易溝通,只要得到大陸政府適度的激勵與支持,必會拿出更多好東西,更積極地協助大陸經濟增長。

大陸當局扶持台商、外商及民企的辦法很多,「讓利」應是第一位。也就是責成國有企業多多釋放生意機會給上述企業,千萬不能「整碗端去」。除此之外,大陸當局今年另需從事一項要務,就是更用心在「促進各種企業經營條件的公平與對等」,無論採購招標、銀行貸款、稅款查繳等方面,對各種企業都要一視同仁。如能因此激發出所有企業的積極性,則大陸經濟結構的調整,就會風行草偃、順水推舟、水到渠成。換言之,企業經營環境的優化,才是大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最大動力源。

#台商 #大陸 #企業 #主角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