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世博會閉幕後,各式各樣新奇的展館恐怕要跟著「曲終人散」。

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執行主任萬季飛表示,根據國際公約規定,世博會中只有少數的展館是永久性的,大多數的建築都是臨時性的,所以博覽會結束後將面臨拆除的命運。

萬季飛指出,根據國際展覽局和世博會的慣例,世博園區建築分為兩種,一種是永久性建築,一種是臨時性建築。永久性建築在世博會結束後得以保留,但臨時性建築在世博會結束後要拆除。

他舉例說,像是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的園區是建在森林公園中。世博會結束後,除了世博中心保留外,其他的建築全部拆除,而且還恢復了原始的生態。

萬季飛直言,上海世博會也不例外,除了世博軸、國家館、主題館、演藝中心(文化中心)可以永久保留外,其他的建築都是臨時性的,世博會後可能難逃被拆除命運。

他表示,因為涉及土地、稅收、管理、營運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非常複雜,所以各國舉辦後習慣將之移除。

不過他強調,主辦方還是會統籌各界意見,考慮世博會後續利用問題,再作出決定。

2010年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表示,如果展館還有利用價值,應當考慮挪到別處,繼續發光發熱。

另外,過去的世博會展覽後期,各項展物都難免會遭到破壞損毀。

周漢民坦言,若參展觀眾流量太大,上海世博會極可能也會碰到這種狀況。他表示,參展方要和地主國共同努力,盡速調整、維護展品的完整性,才能帶來更好的展覽。

#萬季飛 #世博會 #結束 #展館 #上海世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