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義昨日在大陸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記者會作上述表示。他指出,大陸部分地區、企業出現的招工難問題,可以說是中國大陸經濟回穩的表現之一。
缺工屬區域性行業性
他表示,這種現象總體是區域性、行業性和階段性的。根據調查,春節後企業用工需求確實比去年成長15%,但去年是面臨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如果和前年同期相比,企業用工還是成長了5%,代表今年各企業用工量的確大增。
胡曉義分析,招工難現象和大陸的產業轉移、農民工對在家鄉就業有更好的待遇等息息相關。他說,面對這個問題要理性、客觀看待。目前大陸各個城市數以萬計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正加強勞務輸出,引導農村勞動力流動,來解決部分企業、行業招工難的問題。
他還點出人保部目前3項解決招工難的政策,首先是提高勞工的薪資待遇、社會保障和福利,使各企業工廠有更強的吸引力。再者是加大對勞工的技能培訓,減少因結構性失業所導致的招工難。
醫療改革非投入不可
最後,胡曉義特別指出,大陸許多80、90後(台灣俗稱的七、八年級生)的青年農民工,對於職業的追求和工資的收入有一定的堅持。他們希望獲得更多的尊重,以及對職業生涯更好的發展空間,能讓工作更多融合到他們所生活、工作的城市中。這些都是大陸當局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針對記者提問,大陸各地政府對醫療改革投入過低的問題。胡曉義感性的說,希望透過媒體呼籲地方政府,加大對醫療改革的財政投入。他不解的說,「地方政府對經濟的投入如此積極有效率,但投入民生為何如此的困難?」胡曉義強調,基本醫療制度是社會安全網的核心,政府非做不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