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多篇評論稱,在幾個月來北京方面表示堅決反對調整匯率政策後,周小川的話透出比較和緩的語氣,該報分析指,周小川將中國目前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描述為一項「臨時措施」,從而為中國「回歸到常規型的經濟政策」預作鋪路。

周小川:將回歸常規

大陸在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人民幣匯率已經轉為盯住美元的政策。周小川指出,「這樣的政策遲早也有一個退出的問題」。他表示,儘管當前經濟出現了復甦的跡象,但危機的影響還是相當深遠、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時不時地還有一些讓許多人意料之外的事件在發生」。他說,「我們從非常規的政策中退出,回歸到常規型的經濟政策,對於這個時機的選擇需要非常慎重,這裡也包括人民幣匯率政策。」

該報稱,從周小川多次強調中國將回歸常規型經濟政策,可見中國認同「人民幣匯率升值是大方向」。

美元兌人民幣匯價自2008年9月23日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新高價(6.8009)之後便維持在區間震盪的格局,大約在6.83上下進行狹幅漲跌。

《金融時報》稱,中國有所緩和的可能原因之一,在於對國內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的擔心。

該報稱,為了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人為操控在低水平,中國的出口價格低廉,加上進口價格昂貴,從而擴大了中國的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差距。

舊金山市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曾指出,中國政府緊盯美元的策略,實際上使其被迫承受了美國貨幣政策的通貨膨脹效應。

中國大陸2月分價格指數將較去年同期增長2.3%,據了解,為遏制過高的信貸水平,中國央行近期也開始採取動作。

復甦不穩 時機待觀察

至於人民幣的升值時機,該報指,中國將從經濟整體平衡的需要出發,審視熱錢流動、外匯儲備貶值、國際社會的反應等種種因素;而人民幣長期趨向升值,短期則保持穩定,也反映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的趨勢尚不穩固,有待各界持續觀察。

若升值將採小幅漸進

該報也預測,人民幣小幅漸進升值的可能遠遠超過一次性的大幅升值。據了解,這是考慮到匯率大幅變化對經濟造成的衝擊,而實際上,中國政府施行的浮動匯率制度,將允許政策調控更大的靈活性。

不過該報也說,隨著希臘債務危機升級,美元兌歐元、英鎊等主要非美元貨幣近期大幅升值,這意味著目前與美元匯率同步浮動的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也已經大幅升值,並部分消化了人民幣在短期內的升值壓力。

#人民幣升值 #回歸 #升值 #中國 #周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