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進一步表示,「早收清單與500項數據不會差很大,不會像媒體講的這麼少。」立委進一步追問,400項?還是450項?施顏祥表示,「一切要等實質協商」。
據了解,兩岸第二次ECFA協商,預計在3月展開,但我方迄今還未接獲對岸確切的召開時間。不過,相關官員指出,第二次ECFA協商,雙方一定會就早期收穫清單的內容,交換意見,但不一定會交換清單。至於清單規模,要俟雙方實質協商後,才能知道,目前都屬臆測。
該官員並直言,大陸迄今未提出其早期收穫清單,第二次ECFA協商雙方會不會正式交換目前都還言之過早。「如果雙方對早收清單內容沒有共識」,交換清單就沒有意義。
不過,經濟部官員表示,兩岸ECFA協商,我方堅持應考量兩岸「量體規模懸殊」問題,大陸不該以貿易進出口比重,做為市場開放的協商基礎,這對經濟體規模小的台灣不利。
施顏祥昨天赴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面對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讓利說」,國內卻傳出行政院高層指示縮減ECFA早期收穫清單規模,立委強烈抨擊。
施顏祥在答覆時,一再表示,「這是大陸高層放出來的消息」,他並不清楚,也沒有所謂「還利」之說。
他表示,台灣納入早收清單原則的標準很清楚,第一是東協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區,因關稅差距很大,迫切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的項目;第二,出口至大陸貿易額很大的項目;第三,如果不放進早收清單中會對台灣有不利影響的項目。
他強調,目前早收清單還是以石化、紡織中上游、機械、部分電子產品與部分汽車電子為主,經濟部一定會爭取台灣最大的利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