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報導,根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結算細則」相關規定,交易所根據當日成交合約,按照規定標準向結算會員收取手續費,股指期貨的手續費標準,為不高於成交金額的0.005%。而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期貨公司所收取的手續費金額,會高於交易所水準,根據地區不同,差異甚至高達數倍。

報導說,自2月22日股指期貨實施開戶以來,期貨公司在股指期貨手續費的標準設定上,可謂煞費苦心。據上海某大型期貨公司總經理指出,在股指期貨上,採用什麼樣的手續費標準,大家心裏都沒有底。收得高,可能影響到代理交易業務量;而收得過低,則容易形成期貨行業的惡性競爭,最終誰也撈不到好處。

在這樣複雜的心態影響下,期貨公司擬收取的手續費標準,由開戶初期「內定」的0.015%(中金所規定0.005%的基礎上加兩倍)的標準,逐步降至0.01%以下。

報導指出,上海某專門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的私募基金林姓經理說,最近主動找他開戶,做股指期貨的期貨公司很多,交易手續費最低的,報出10萬元包年的標準。

據指出,這位林姓經理管理約6,000萬元的期貨私募帳戶,主要從事短線交易。2009年,他所管理的帳戶每日平均交易量超過1,000筆,像他這樣的投資戶,普遍受到期貨公司的青睞。

一個投資戶的手續費,能達到10萬元,如果期貨商開發100個這樣的客戶,即可達到1,000萬元的毛利,這樣的收入,對規模較小的期貨公司而言,已相當可觀。

報導說,2009年,上海轄區25家期貨公司,平均獲利約為1,000萬元。依此觀之,即使是採用「包年手續費」,股指期貨也能為各家期貨公司創造不少的收入,而這場「手續費大戰」,才剛開始。

#股指期貨 #期貨商 #手續費 #中國 #指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