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是馬政府就任以來第三任署長,也是全民健保實施以來,第二位為了健保調漲案請辭的署長。七年多前請辭的李明亮,還是在健保雙漲後辭職;楊志良研議的調漲案卻遲遲端不出行政院之門。楊志良說的沒錯,個人不重要,健保的永續、民眾的照顧才重要,政務官來來去去,已成這幾年官場常態,多少專業人士在官場鎩羽,多走一個專業政務官,除了可惜,也就這麼回事,但重要的是:馬政府還要讓健保財務黑洞持續拖下去嗎?
台灣的全民健保,傲視全球。奇特的是,健保似乎從開辦以來,財源與財務結構就一直是重大問題,而且近乎改善無路,李明亮調漲費率後,健保虧損並未因此縮小,依舊逐年擴大;最近三年,健保虧損更呈倍數成長,從三年前的一百多億、二年前的兩百多億、到如今的五百八十八億,依照健保局估算年底虧損將達千億以上,這還不包括各地方政府欠繳的保費。而根據楊志良希望推動的調漲案,百分之四十一的民眾會依收入調高卅八到三千二百多不等的保費,也不過為政府年增保費四百五十億,這個數字只能為健保補足一年赤字,至於虧損還是得在未來逐年解決。
比較讓人疑惑的是,當年李明亮調漲健保費率時,說法類似,也是希望先補足缺口,再逐年改善,從民間監督健保團體的呼籲和批評,藥價黑洞、健保浪費、甚至連健保局每年傲視國人的年終獎金,都在健保財務壓力下,一再被提出檢討,卻始終無法有效導正已經扭曲的健保財務結構。可以想見,在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慢性病患增加、重症及醫療科技進步的需求,健保入不敷出的窘境只會愈益嚴重。
那麼健保還有救嗎?政府有沒有具體想法與魄力扭轉困境?楊志良辭官後再與媒體會面,毫不遮掩他對台灣政治干擾政策的深惡痛絕,甚至動念要發起公投連署運動,反對年年有選舉!表面上,他是批評理盲的立法院,朝野立委不問專業地唯藍綠是問,民粹掛帥地讓福國利民的政策,無法在國會得到理性討論,遑論支持;更深一層看,他其實是對妥協於政治與選舉考量的行政院,既激憤又無奈的悲鳴。
楊志良留不留得下來,可能還不是吳內閣當前的最大危機,吳內閣的危機其實在楊志良走後,還有多少專業人才願意為一個只有政治考量的政府效命?吳揆去年八八風災後,臨危受命,他柔軟的政治身段,豐沛的政治經歷,乃至機鋒幽默俱佳的政治語言,讓他順利協助馬政府走出莫拉克風暴;當時的吳揆在民眾眼中,是一位表現出色的政治人物,也讓民眾相信專業政治人物或許適合領導政府團隊。吳揆的庶民經濟,某種程度要導正劉內閣專家治國的盲點,在專業之外還要重視民情民怨,吳揆的想法沒有錯,政府為民服務本來就該消除民怨、理解民情,吳揆對油物價、乃至健保費這麼戒慎恐懼,應該和蔣經國當年退回了行政院長俞國華電費漲價案有關。
但是,庶民與專業之間,落差不該這麼大,應該找得到處理事情的方法。然而,半年過去了,吳內閣卻在若干政策走向上,出現疏忽專業的明顯問題。舉例而言,媒體報導國有地標售創新高,國有地處分立刻叫停,民眾不識,但內閣不應該不懂炒樓炒地,和國有地處分關係並不大,和游資熱錢過多關係更近。
吳揆是政壇少數絕頂聰明之人,當自己的政治火候已近爐火純青之際,真的必須思考如何相信專業、倚重專業、支持專業,認真且義無反顧的推動「政策」,讓政務官相信留在內閣,確實可以一起打拚,為國家做點事,肯為政策負責任的政務官才能得到民意的敬重,敢為專業政務官後盾的閣揆,才能聚才聚將。一味向政治靠攏、以選舉為念,楊志良將不會是掛冠求去的第一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