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馬政府連立委補選這種小規模選舉都對改革政策喊卡,顯示馬政府的改革決心很薄弱;其次,以國民黨的全面執政優勢,整併選舉是「不為也」而非「不能也」,根本用不到楊志良呼籲的公投。
台灣連年選舉造成政壇虛耗空轉,早已成為藍綠政府施政上的最大顧忌。民進黨執政時竟能通過單一選區兩票制重大改革,表面上是憚於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的壓力,實則民進黨原本自信能藉執政優勢扭轉藍綠基本盤,選舉考量仍然高於改革意志,最後卻因扁家貪瀆弊端而讓選舉算計一敗塗地。
回頭來看擁有七百多萬張選票、超過四分之三立委席次的馬政府,劉兆玄內閣時猶有改革意志超越選舉考量的可能性,吳敦義內閣接手後卻以「庶民感受」為由對改革政策喊卡。連楊志良賭上烏紗帽的健保費調漲,都在二月一日被吳揆急踩煞車以免影響立委補選選情。
當然,部分被擋下的政策確實決策粗糙、思慮不周,行政院喊卡無可厚非。但像健保費調漲這種政務官勢在必行(否則就不要找楊志良來當衛生署長),前後研議時間不能算是草率匆促的重大政策(內閣早該做好相關配套與心理準備),光是小型補選就能硬生生叫停,何況是接下來的五都大戰?
楊志良的不如歸去,有部分固然歸因於連年選舉造成施政動彈不得,但馬政府缺乏改革決心亦難辭其咎。從北高市政府欠繳健保費問題,到健保醫藥黑洞沉疴,再到保費調漲「畫線標準」,都未見馬政府落實改革意志積極除弊興利,枉費台灣健保在國際上受到高度肯定與極佳評價。
至於楊志良在臨別聲明中呼籲公投減少選舉,則根本多此一舉。只要國民黨決心改革,別說修法整併選舉,連修憲都沒有問題,但整併選舉相關法案至今仍躺在立法院等待審議,楊志良的呼籲無異狗吠火車。
更何況,在「鳥籠公投法」沒有與時俱進修改前,即使楊志良卸任後帶頭連署推動公投,也得面臨從提案到過關的諸多嚴苛門檻限制,到時候楊志良可能會另生「鳥籠公投禍國殃民」喟嘆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