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豐富的小吃文化,尤以閩南為最。閩南三市飲食習慣,不僅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更溶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廈漳泉被稱為閩南三市,由於沿海的地理位置,閩南人使用當地常見的海鮮,如海蠣、蝦等,結合當地人口味,做出各式各樣精緻而美味的小吃。遊歷廈漳泉一定要品嘗當地的小吃,感受閩南的海洋氣息。
海蠣煎 外酥裡嫩鮮甜
海蠣煎是閩南地區的特色小吃。將海蠣、地瓜粉、青蒜拌成糊狀,放至煎鍋並掌握火候,煎至兩面酥黃即可。特別一提的是,如果將雞蛋拌入海蠣,雖可蓋掉海蠣腥味,但卻會使海蠣煎喪失靈魂。因此,要將蛋圍在煎好的海蠣煎周圍,既可保持海蠣煎的原味,又可嘗到蛋香。上桌前,再淋上少許麻油,香氣撲鼻。
海蠣煎要趁熱吃,以蒜泥、沙茶醬佐伴,新鮮的海蠣入口鮮甜細膩,海蠣厚厚的一層,讓饞嘴得到滿足。外層「酥脆」,裡頭「軟嫩」,滋味獨特。
花生湯 口感細膩滑潤
遠近馳名的花生湯便是黃則和花生湯,曾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花生湯用料簡單,煮法卻甚考究。花生仁用沸水沖燙去膜,加水、少許純鹼,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後,改用微火煮爛。
花生湯湯色乳白,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抿在口中,隨即有一股比粉末還細膩的糊狀口感席捲整個口腔。醇香花生湯,吃進嘴裡酥酥的、糯糯的,頓時滿口留存花生的香味。
麵線糊味鮮 土筍凍鮮脆
麵線糊,是一種在福建很具代表性的麵食,是泉州人的傳統早餐,以西街老記麵線糊和水門國仔麵線糊最有名。
麵線糊是以蝦、蠔、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之後,與麵線一同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亂。麵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入鴨血、豬血,或一大串豬大腸,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腸爛熟,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為調味,氣味更加濃烈可口。
土筍凍是最具有閩南特色的地方小吃,最有名的土筍凍產於泉州安海。「土筍凍」是一種環節動物,它的學名叫「星蟲」,經過精細加工熬煮,身上的膠質溶化入開水中,冷卻後就成凍了。其色澤灰白、晶瑩透明、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配上各式佐料,為冬春季佳品。那裡的土筍凍配以佐料,甘爽、潤滑、適口,滋味飽滿鮮美,堪稱閩南絕色美味。
鍋邊糊可口 滷麵香醇
把大米加清水、木薯粉一同研磨、攪拌均勻至濃米漿,便成了「糊」的原材料。然後在鐵鍋裡盛上蛤、香菇、蝦米、蔥、黃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湯,點著火,待鐵鍋內壁四周烤熱後,抹上花生油,再將預先備好的濃米漿均勻涮在鐵鍋內壁四緣烘乾,再鏟入湯中稍煮片刻。最後將濃汁醃製的豬雜和油條切斷剪碎在半透明的米漿糊中,再灑上綠油油的蕪茜點綴,一碗滑而不膩、濃郁可口的鍋邊糊就可端上桌了。
滷麵的湯頭是由豬骨濃湯加上勾了芡的肉片、剝去殼的蝦仁、香菇絲和筍絲一起煮開,澆進調好的雞蛋攪開,再加醬油和調好的水澱粉精製而成。麵和豆芽在沸水鍋裡燙一會兒,撈出並澆上滷湯、蒜蓉醋、炸脆的蒜丁。最後配上滷大腸、滷肺片、滷肉、炸肉、鴨血、油條、五香等等。滷麵的色澤鮮豔、暈潤香醇,值得一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