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旅遊團乘中巴順利抵達雲南大理,大理到麗江還有三個小時的車程。對於在平原地區長期生活的我們來說,這三個多小時的路程讓人印象深刻,道路非常驚險,中巴車一路上在蜿蜒曲折的盤山道上穿梭,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的路段並不多見。這裡的海拔高度平均約在3200公尺,因此,耳膜時而鼓起,聽同一車廂內的人說話,也像是在聽另外一個空間的人說話一樣。

歷史名城 盡顯異域風情

接近中午,我們到達麗江。在麗江城外,一個黑黑瘦瘦的納西族小夥子上了我們的中巴車,這是旅行社為我們安排的麗江站導遊,他們的行話叫「地陪」。據導遊介紹,麗江同雲南其他地方一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位於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地段,主要以納西族為主,也有羌族,還有一部分是以走婚制度聞名的摩梭族。

跟一般觀念不同的是,麗江人以胖為美,把姑娘叫做「胖金妹」,小夥子叫做「胖金哥」,可是遍觀大街小巷,胖子並不多見,詢問導遊,導遊說麗江地處高原,空氣稀薄,本來就不利於人長胖,所以才以胖為美。大家指著旅遊團裡一位稍微胖一點的開玩笑,說讓他留在這裡,肯定會有許多女人倒追。

麗江古城是納西族聚居的古老城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風景名勝區。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橫斷山脈南麓、怒山以東的山地之中。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相傳因該城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硯鎮」。

從西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鐵騎南征大理時駐軍開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裡,麗江由朝廷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商業世襲統治。

婦女堅持 保存悠久風韻

走進麗江古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穿著納西族傳統服裝的婦女們。古代納西人是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世界,女性是納西人古代社會的支柱,這種跡象在今天仍可一睹風彩。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納西女性都穿著傳統服飾,在歷史進程中堅持著傳統。不僅服飾、語言,就連日常的生活傳統,也由她們承繼傳承,正是由於婦女的傳統和堅持,使麗江古城成為世界遺產。

麗江古城在我看來,有兩大特色,一為這裡是名符其實的泉城、水城。玉龍雪山山頂融化的雪水,形成兩條河流,這兩條河流在麗江城內被分化成千百條溪流,出城後又重新彙聚在一起,名曰洗城。在麗江,家家溪流淙淙,戶戶垂柳依依,比之泉城濟南,更像泉城。

(文轉B11版)

#女性 #歷史 #導遊 #納西 #麗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