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昨(10)日公布2月份外貿數據,當月出口額年增率從1月的21%擴大到45.7%,優於財經界預期,也是去年12月以來連續第3月較上年同期正增長,顯示大陸出口業復甦強勁,但也增強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持穩。中午12時,人民幣兌美元在詢價系統報6.8261元,較上一日6.8263元收盤價微幅上漲2個基點(0.0002元);NDF報價為6.6320元,而上一日收盤價為6.6380元。人民幣昨日中間價為6.8264元,比上一交易日6.8265元上漲1個基點。

中國海關總署指出,2月份中國外貿所以大幅增長,與國際經濟環境回暖、外需逐步恢復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相關。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進出口總額為1,814.33億美元,年增率為45.2%;出口總值945.23億美元,月減率為13.7%,年增率達45.7%;進口總值869.1億美元,月減率8.8%,年增率則為44.7%。

經季節性因素調整(指扣除春節長假因素影響),2月份進口額較1月份增長6.3%,較上年同期增長74.7%。

上述數據均高於各財經機構的預測值,顯示中國出口反彈力道優於預期。

路透稍早曾經綜合多位經濟學家預測,2月份出口和進口分別年成長38.7%、39.7%;彭博社的預測值分別為38.3%和38%。

此外,2月貿易順差達76.12億美元,低於1月份的141.7億美元,但比2009年2月貿易順差49億美元成長55.3%。道瓊社稍早預估2月貿易順差為64億美元。其中,2月份對美貿易順差高達99.5億美元,1至2月累計對美順差額為141.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1%。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日前在中國「兩會」期間曾表示,中國出口還需要2至3年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但是,2月正逢中國農曆春節長假,大量企業停工,進出口仍如此活躍,讓市場對中國出口產業的快速復甦趨向樂觀。

在其他貿易夥伴部分,由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1月起正式運行,雙邊貿易快速發展,1至2月雙邊貿易總額達391.2億美元,增長66%,中國對東協貿易順差達17.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貿易順差僅8.9億美元。

此外,中歐貿易總額在今年前2月為655.3億美元,增長34.5%;中美貿易為493.2億美元,增長25.1%;中日為379.7億美元,增長33%。

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大陸出口下滑,去年2月更出現25.7%的最大跌幅。財經界普遍認為,從2008年下半年起,人民幣就採取緊盯美元的策略,而中國政府不讓人民幣升值,主因就是為保護大陸出口產業。如今出口開始出現強勁反彈,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勢必隨之升高。

#人民幣升值 #因素 #快速 #增長 #貿易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