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知道愛奴族是北海道的原住民,事實上,愛奴人是經歷很長的艱辛歲月,才得到日本政府和國民的認同。即使到現在,北海道將近二萬的愛奴人,仍有二成在找工作或求偶時感覺受到歧視。
愛奴協會理事‧國際部會長澤井政敏表示,愛奴人多為捲髮,濃眉大眼、毛髮濃密,容易一眼就認出來,過去愛奴族長期受到壓迫,連教育機會都被剝奪,現代日本社會總算較公平地看待愛奴人,但仍需努力爭取。
「愛奴藝術計畫」是以札幌為據點的愛奴傳統藝術表演團體,由結城幸司與子弟、親友組成,目前團員已有廿六人。
結城指出,他從小就羞於承認自己是愛奴人,只想趕快長大脫離愛奴的一切到東京就業。過去祖父母和父母很努力想成為日本人,但不管怎麼努力,總是擺脫不了周遭人歧視的眼光。結城從小也沒被教過任何愛奴文化,但在一次協助複製愛奴木船的活動,覺醒到自己身上流著愛奴人的血,終於找到民族的認同,要將僅存的愛奴文化傳承下去。
札幌市為讓民眾進一步瞭解愛奴文化,○三年耗資十三億日圓,在小金湯溫泉附近建蓋了愛奴文化交流中心「SAPPORO PIRKA KOTAN」,戶外有愛奴人傳統住宅展示,室內展示三百多件愛奴族歷史文物,還可欣賞愛奴族歌舞表演。
愛奴族是指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的原住民族,愛奴人原本過著自給自足的漁獵生活,也有自己的語言、音樂和傳統文化。日本政府從十九世紀初明治時期起,對愛奴族採取「同化政策」,禁止愛奴族講愛奴語,十九世紀後半還實施北海道開拓計畫,掠奪愛奴族的土地,強制要求愛奴人成為日本國民。
日本戰後一直以單一民族國家自居,直到一九八六年都否認有愛奴族的存在,政府直到近年才開始著手保障愛奴人的權利,協助愛奴人振興民族文化。○八年八大工業國高峰會在北海道舉行時,日本國會議員一致通過愛奴原住民族決議案,認定愛奴族為原住民族,要求政府提高愛奴族社會地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