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曾公布十五年來民眾對死刑存廢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長期有七到八成受訪者反對廢除死刑;稍微不同的,是近年加上配套時,有超過五十%的受訪者願意支持將死刑改為終身監禁。
法務部長對廢除死刑表態,同時講明這在政策上「不應是未來的事,必須是現在進行式」,使這項爭議無法再侷限於個人層次;王清峰的去留,也幾乎等同是國家領導人與執政黨對廢除死刑做出的價值抉擇。
馬英九總統其實是朝著廢除死刑前進,過去他擔任法務部長期間,曾堅持不簽署蘇建和案的死刑執行令,便已透露其態度;上台後還推動簽署了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廢除死刑是此公約中很重要的責任、義務。
但因反對廢除死刑的民意很高,馬英九最多以「我們會逐步縮小(死刑)範圍,讓死刑對人權的侵害降到最低的限度」回應。只是,在世界潮流以及王清峰「寧下台,不執行一件死刑」的宣示下,領導人對個人以及國家人權觀的安樁立基,都已經到必須清楚交代的時刻。
何況,廢除死刑在不執行死刑的先進國家,不是沒有治理步驟可依。關鍵在執政者要不要對自己的價值選擇坦白,並說服受害者家屬,也教化人民接受進步的人權意念。
王清峰走了這一步,接下來就看馬英九是否能跨出一大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