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昨日公布開賣iPhone,而且定出的各項資費明顯是衝著中華電信而來。電信公司賣iPhone要跟蘋果簽約,一年賣十萬台、連續三年。也就是說,原本iPhone在中華電信獨賣一年約十萬台,現在電信三雄在台灣一年要賣卅萬台。以致各出奇招搶用戶,消費者獲利,蘋果也成最大贏家。

電信三雄的iPhone專案資費其實大同小異,以最划算的一千三百多元資費為例,iPhone十六G價格都為三千九百元,綁約二年,中華電信月繳一三四九元,消費者實際付出三萬六二七六元;台灣大月繳一三九八元,約要付出三萬七四五二元;遠傳語音月繳一三五八元,約需付三萬六四九二元。這個比較不含贈品與增送的加值服務。

用戶比資費 看誰最划算

台灣電信業者為搶賣iPhone,都乖乖與蘋果簽下「割地賠款」的優惠條約,其他手機品牌則是爭著巴結電信公司。這種特殊情況原因出在iPhone確實有帶動話務的能力。iPhone用戶帳單平均在一五○○元至二○○○元,是一般用戶的二到三倍。

市場越開放 競爭越健康

台灣大用戶艾玲表示,很高興聽到台灣大終於要賣iPhone了,之前因為和台灣大簽約未滿,無法號碼轉移,現在終於可以辦iPhone,即使每個月多繳兩百元通訊費,她也願意。鞏固客戶是台灣大與遠傳爭取賣iPhone的另一原因。中華電信指出,iPhone用戶中,七成是老客戶,三成都是從其他電信公司挖來的新客戶,遠傳和台灣大就是「受害者」。

市調專家黃麗娜表示,iPhone從一家獨賣到開放三家販售,越開放競爭市場越健康,消費者選擇更多。

#蘋果 #台灣大 #電信三雄 #中華電信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