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長李嗣涔小檔案
台大校長李嗣涔小檔案

台大校長李嗣涔引自己年輕時的經驗,認為台大學生的未來充滿各種可能,他樂觀以待。

Q.台大是台灣龍頭大學,對陸生來台的態度如何?目前校內與陸生交流現狀?

期待陸生來台 已做準備

A.台大對陸生來台等待已久,希望盡快開放!大陸有很多優秀學生,也可以刺激台灣學生;目前已有共識是國立大學開放研究生、私立開放大學生,希望政府穩健執行。

陸生來台是良性循環,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對理事會做了調查,絕大多數贊成。一旦政府開放,台大將去大陸設辦公室、規畫業務。我們也要走出去、走向世界,不能坐等世界走進來。

台大向來積極跟對岸985工程大學交流,與北大、清華都有雙聯學位。另外台大與法國、奧地利、日本、美國都有雙聯學位,也就是在兩校各自研讀三分之一以上時間,拿到兩校學位。

學術交流方面,台大理學院與南京大學理學院每年都有共同研討會,已辦12年,每年輪流在各地舉行;短期交換生08、09年累計110多名陸生,過去三、四年一年平均30人,不過現在只有陸生來,台生不能去。

與中國姊妹校有29校,其中21校有交換生,也會開在職進修專班,與復旦大學等談EMBA等。總之政策開放前,我們會先做好準備工作。

台大優勢 保存傳統文化

Q.跟別的學校我們都要問學校競爭力,但是台大的問題要換成「如何跟香港、日本、歐美學校搶優等生」?台大優勢在哪裡?

A.台大的優勢在於保存傳統文化!一個大學的靈魂在於人文和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天文等,它們代表了民族文化的傳承、演進,看似實用性很低,但只有大學能以「知識」的方式保存文化,在民間很容易斷掉。

台大去大陸交流時,別人最想知道我們如何把中國文化最精粹的地方帶回大陸,因為台灣保留傳統文化最精粹部分,沒有受到最近60年影響摧毀。

這幾十年台灣也有很多新的發展,是「致命的吸引力」,有機會吸引大陸優秀學生,讓學生們看看同樣一個中國文化,在不同政治制度底下,有什麼不同。我天天接到大陸高中生來信,詢問如何來台大讀書;台大在兩岸四地都可以很驕傲地說辦學優良,在上海交大的大學評比中台大表現傑出,包括電機、醫學、肝癌研究等都走在世界前面。

還有一個因素很少被提及,未來會逐漸發現,就是台灣網路自由。很多人去北京學語言,又跑回台大ICLP(國際華語研習所,史丹佛大學50年前為了訓練美國外交官學習高階華語,在台大設立)學莊子、老子,原因令人意想不到,就是網路控制令他們受不了。

台生競爭力 自由創造力

Q.您認為台灣學生的競爭力何在?在世界舞台上在哪個位置?

A.這倒是可以放心。以前父母不也覺得我們不成材,長髮嬉皮、跑給警察追?我們要看到下一代和我們的差別,他們的組織力和創新能力遠遠超越我們。我參加很多學生社團年度大展,包括我兒子是魔術社,表演得真精彩啊!語言能力台灣學生有M型傾向,台大很多學生英語溜得像美國人,因為他們很早有國際化環境,甚至打電動打到日語呱呱叫,都是自己讀的。

一個國家靠努力可能可以拚到GDP每人每年一萬美元,但再往上衝要靠創新,否則將來發展有限。台大有創新創業學程,很多學校也開始重視設計學院等,我的同學李焜耀、施崇棠做產品,最後都看外型和設計,所以我認為創新是我們最重要的競爭力。

台大校風自由,不會去壓迫學生,畢業之後也是各行各業的菁英。台大學生是教不壞的!(笑)像我們那個年代師資不是很好,老師大部分沒有博士學位,整個社會又沒錢,但正是那個社會成就了我們這一代。我當時去美國讀書,實驗室的東西都沒看過,教授告訴我一年後就會變成world expert(世界級專家),果真如此。現在硬體條件更好,更不用擔心。

學生出國磨練 回台貢獻

Q.最近學生不出國,您會不會擔心?

A.有點擔心。我們以前九成出國,現在學生只剩10%、15%,還好台灣已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公司,台大師資也很優秀,約69%拿到美國知名大學,從世界名校畢業五、六百位,占三分之一以上,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力。

當然,學生如果能去國外大公司磨練、回台借重他們經驗更好。

由於兵役制度改變,現在有很多學生又願意出國,我在台大看到這趨勢。

教授薪資 八月彈性調整

Q.教授薪資太低,無法吸引教授,怎麼解決?

A.教育部八月起實施彈薪制度,還要加上退休俸,相信能處理。台大的使命感、自由校風也讓教授願意來;當然如果薪水能夠好一點更好。

Q.治校如CEO,您如何扮演大學校長角色?

校長任務 帶向世界一流

A.大學校長的任務就是把學校帶向世界一流,做好教學、研究、服務三方面。

教學面首先我們很重視通識教育,讓學生在大學時可以觸碰其他學問。例如過去哈佛有core course(核心課程),要求學生讀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聖經、莊子、佛經、可蘭經等東西經典;最近幾年又擴大成八大領域,藝術、社會、人文、世界文明等。

大學四年學分有限,要達到通識理想很困難;但大學畢業後還有10到12個社會大學要讀,所以我們希望利用很少的學分inspire(啟發)學生。

借用清大前校長劉炯朗的話,教書有三個層次:instruct(指示),我告訴你哪裡有寶藏、牽著你的手去找;invite(招徠),我告訴你有寶藏,給你地圖;inspire(啟發),我根本不告訴你有寶藏,只告訴你一個寶藏的故事,啟發你,讓你用一生的時間去找,也就是開啟學生心胸、打開格局。台大成立生命教育研發中心,就是希望讓學生在年輕時聽一聽人生中的問題。

研究面,校長的工作就是促成校內團隊合作,創造一個immerge(全然浸入)的環境,把制度弄好、把大家需求解決、把研究障礙去掉,讓大家智慧充分發揮。

#文化 #大學 #校長 #陸生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