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懸殊的「以囚換俘」行動開始了。最讓人詫異的當是「一千換一」,以色列釋放一千零廿七位巴勒斯坦囚犯,只為了換回一個人,被「哈瑪斯」組織綁架了五年的陸軍下士夏利特(Gilad Shalit,見圖右二,美聯社)。
從人數上看,這個換俘極不成比例。但是民意調查顯示近八成以色列人支持這項行動,稱這天是「勝利日」,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說明了以色人的價值觀,以色列人認為「我們贏了,我們一個人的價值抵得過對方一千人」。一家以色列的報紙評論說,巴方會不會覺得羞辱,或是嫉妒以色列:「我們這麼多人,只抵得過以色列一個人?」
即使從比較世俗的觀點-國際宣傳-著眼,也不能不佩服以色列的決定。一千比一,吸引了全世界媒體關注。
以色列有人反對這項換俘行動。八年前,十七歲的中學生祖爾搭校車回家。中途遭到自殺炸彈襲擊,祖爾和十七位同學不幸喪生。策畫謀殺的兩個恐怖分子後來被捕,判刑入獄。今天,換俘的一千多個名單中,包括這兩人。
試問,祖爾的家人,還有那十七位同學的家人,以及千百位恐怖攻擊受害者的家人,如何能夠平心靜氣的看著凶手獲釋?這些凶手根深柢固的觀念是殺掉更多以色列人,今天大搖大擺的走出監獄,豈不是縱虎歸山?
其實以色列都已經盤算過了。這些恐怖分子很多原本就素行不良,橫行鄉里。有的在家鄉已有殺人等暴力犯罪前科。把這樣的人留在監裡,既成為以色列的負擔,也不利於囚情,不如放回巴勒斯坦,讓他們成為巴方當局的頭痛分子。
另一方面,在專制體制下,「被俘」未必光彩,甚至可能是罪惡,未必能重操舊業。周恩來未曾被捕,只因造反派誣指他坐過牢,他至死都有揮之不去的陰影,據聞進開刀房前猶大呼「我不是叛徒」。民主社會不然,麥肯(John McCain)被俘歸來後成為英雄,還差一點當上美國總統。
這次能夠達成換俘協議,有幾項原因。其一,以色列的軍人待遇雖欠佳,但地位崇高,總統裴瑞斯說過,「沒有國防軍,就沒有以色列」。所以夏利特的遭遇一直受到社會普遍關注。看似吃虧的「以多換少」,有前例可援,一九八五年,以色列曾釋放一千一百五十名巴人囚犯,換回三名以國士兵。
其次,夏利特的家人付出很大心力,例如設立了網站;例如夏利特二位手足許下誓言,除非夏利特回來,否則每天睡帳篷。夏利特獲釋後,他的祖父寫了公開信,說總理納坦雅胡親自通報這則喜訊。祖父說,幾年來,他找總理、總統、外國領導人(法國總統薩科奇為此事寫信給「哈瑪斯」組織)、國際組織,用盡一切方法要救孫子;還曾經向納坦雅胡發了火,責其救人不力。
其三,埃及扮演了重要角色。埃及希望提高在中東的影響力,積極奔走。以色列希望加強與埃及的關係,所以接受了埃及促成的協議。
夏利特被綁架的五年間,處境很慘。國際紅十字會始終無法探視他。他一共只獲准接了三封信、一片DVD、以及一捲錄音帶,這還是以色列釋放了廿位女性巴勒斯坦囚犯才換來的。
獲釋後,夏利特搭機飛往泰勒諾夫空軍基地。當艙門打開時,等待他的除了家人,還有納坦雅胡。就像不久前,國軍飛行員在大陸被俘多年後回到台灣時,空軍司令在機場迎接,表達崇高的敬意與熱忱的歡迎。
夏利特在基地簡單體檢,然後返回故鄉。不像民國七十年代,黨外大將林正杰的父親林坤榮,在中國大陸坐牢廿多年,回到台灣,暫且不能回家,要到單位「待」二星期。也令人想起,美國與北越達成釋俘協議後,被俘美軍回到本土,尼克森總統不到機場迎接,因為「先讓他們回家,日後再舉行儀式」。
美國國防部有專責單位搜尋戰俘及作戰失蹤人員,每年還有「向戰俘及作戰失蹤人員致敬日」。前幾年,雲南農民在深山裡發現抗戰時的墜毀美機及機員遺骸,美國國防部派了專人偕同機員後人前往迎靈,也把農民接來美國款待。
以色列人決定獻身報國時,像許多國家的軍人一樣,難免會疑惑「如果我被俘、被綁架,會怎麼樣?」現在他們很清楚,以色列政府與國防軍以行動保證「絕不撇下一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