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人口結構逐漸邁向老齡化,完善醫療照護體系的問題迫在眉睫。對此,學者專家認為,政府應將醫療照護視為一項產業,積極扶持,推動轉型升級,甚至進一步服務輸出,以達到提升整體經濟效益,改善醫療環境,以及提高就業、薪資水準的目的。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連兩周舉辦「實在年代」服務業經濟轉型系列專題講座,針對台灣服務業現況與挑戰,邀專家學者集思廣義,進行深度討論。

昨(21)日的主題是「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由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主持,就醫療衛生該是產業還是社會福利?長期照護是否可用市場經濟支撐?醫療人力是否符合當前社會需求?與現場專家進行探討。

前衛生署長、現任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政府有責任保障民眾基本的醫療照護,但這與醫療服務產業化並不衝突。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也指出,醫療照護是社會福利,也是一項產業,且可以成為服務輸出的強項。他認為,政府應該先做好規劃,適度鬆綁相關法規,建立好長期照護制度後,再來推動長期照護保險。

此外,對於台灣醫療衛生環境現狀,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明確指出,當前台灣醫療照顧面臨經費不足、外勞依賴、城鄉差距、人力有限、機構照顧品質不一、政策整合不足等嚴重問題,必須正視。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也表示,依照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台灣的醫療人力應足夠,但重點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批醫療人才流向高獲利的醫療美容市場,或過度向城市集中。

蘇喜說,近期醫護人員喊出「我要命、我要假、不要錢」的口號,加上新加坡高薪挖角、台灣醫師登陸中國,連馬來西亞都希望台灣支援其觀光醫療,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確實面臨很多的問題。

此外,前立法委員、現任台北醫院大學中長程計畫小組召集人洪奇昌,昨日也以與會貴賓的身分表示,台灣醫療環境確實很辛苦,這是政府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今(22)日將舉辦系列講座最終回,主題為「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

#政府應 #社會福利 #現任 #服務輸出 #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