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對面的公館商圈,每到傍晚總是擠滿人潮,無論購買滷味或雞排,老闆總會熟練地扯下塑膠袋火速包裝。這樣的景象,隨著攤位前出現「NPC(No Plastic Circle)」標籤有所轉變,老闆開始主動詢問「需要塑膠袋嗎?」有些則鼓勵自備環保袋、便當盒,並提供優惠。
環保藝術團體Somebody與看守台灣協會,今年五月合作在公館商圈展開一場全新「無塑商圈」計畫,十二名成員一家一家登門拜訪,希望與商家達成「不主動提供塑膠袋」協議,允諾的商家貼上「NPC」標籤,短短一周,就有卅個商家響應。
「塑膠袋在手中五分鐘,卻會在地球上留下五萬年。」台大工管系學生、Somebody成員楊皓宇看不慣台灣人手一袋的現象,提起這項計畫。他認為,只要老闆一句話,消費者就能思考拿塑膠袋的必要性,減少無意識的浪費。
不過,要說服老闆可不容易。回味麵粉煎餅老闆娘就直言,「人多先裝好袋比較快呀!沒裝好,有時還會被客人唸呢。」話才說完,一位小姐一次買了五份,老闆娘也順手裝袋。未料,小姐聽見塑膠袋的話題,像是大夢初醒般喊了一聲:「啊!我有紙袋」,便立刻回到機車上拿出紙袋來裝。
回味麵粉煎餅成為「無塑商圈」第一家響應的攤商,餐廳「泰豐味」、連鎖飲料店「橘子工坊」、古早味「三個十元麻糬」紛紛加入,「高纖蔬菜鹹水雞」老闆娘還發起帶便當就送蔬菜活動。
國內早在九十一年推動「限塑政策」,超商、學校等七大單位,禁用厚度低於○‧○六公釐的塑膠袋。無奈當時因攤商、小吃店反彈,加上稽查不易,排除在政策之外,成為塑膠袋最大漏洞。根據環保署推估,國內塑膠袋用量每年高達一八○億個,等於每人每天平均使用兩個塑膠袋。
目前「無塑商圈」響應名單已陸續被PO上臉書,並獲得兩千人按讚。公館發展促進會也研擬,六月初開始攜帶環保袋就能有折扣方案。這股顧客與商家之間的環保力量,正在透過「無塑商圈」不斷加速蔓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