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台灣民間埤圳守護論壇,在埔里鎮籃城活動中心舉行,與會者提及,埔里地區水圳水泥化問題嚴重,造成水文生態丕變,埔里鎮有豐厚的水圳文化,有關單位應當思考如何維繫並發揚。
與會埔里耆老陳述,埔里灌溉圳道尚未水泥化前,圳溝裡有石賓、蟹、鱸鰻等,入夜後螢火蟲緩慢飛翔、青蛙吟唱,而如今水泥化的圳道像是排水溝。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黃美英指出,埔里圳道最大的問題是灌排沒有分離,家庭汙水進入水圳,造成汙染,甚至汙染了農作,第2嚴重問題是水泥化,過去圳溝壁面是以卵石堆疊,水生植物得以附生,魚蝦也有空隙繁殖或躲避天敵,水泥化讓魚蝦幾乎無生存的空間。
黃美英以守城份圳改善成功案例說明,水圳承載著村落共同的記憶,也是孩童最親近的戲水空間,好好把水圳環境營造好,與社區公共空間結合,將是村民交誼空間,也是孩子玩樂的天堂。
#汙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