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昨(22)日表示,5G將扮演台灣資通訊產業轉型的重要推手,推估未來5~10年政府將投入5G經費約計100~200億元。
行政院科技會議昨日一連3天,舉行5G發展產業策略會議(SRB),聚焦尖端技術的探索、實驗網建置與核心技術布局,及產業鏈整合業界力量等幾大議題上。昨天出席5G策略會議的產官學界多達150多人,共同為未來台灣發展5G、擘畫藍圖及推動策略,也是台灣拋出5G發展議題以來,參與討論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
張善政表示,未來3年,將是4G、5G發展的黃金期,但嚴格來看,5G上路提供服務的時程、至少還要10年,行政院網通國家型計畫上半年結束之後,行政院將積極爭取國科會與經濟部,每年投入至少20億元做為5G前瞻研究,且將持續至2019年。
另外,剛決標的4G頻譜基金150億元中、約可提供1/3~1/4金額投入5G研發,合計台灣投入5G研究資金至少100~200億元跑不掉,希望藉由提早布局,讓國內資通訊(ICT)產業透過5G脫胎換骨,且在國際市場取得重要地位。
科技會報執行祕書吳明機進一步表示,國際上的主要競爭國家都已相繼投入研究甚至著手發展5G技術,台灣必須儘早展開5G全盤規劃。
正崴董事長暨電電公會理事長郭台強表示,5G將帶動物聯網產業的廣泛應用,是未來帶動產業革命的重要技術,政府應該創造誘因,讓電信業者跟設備廠商合作,開發軟硬體結合的產品。
不過,不少學者專家甚至產業界代表對於規畫內容相當不以為然、炮火頗為猛烈,有學者認為,國科會的規畫聚焦在晶片,沒有整體產業思維,無法統籌發展5G,甚至質疑政府啟動5G布局所提出的人才、技術、標準制訂、通訊晶片等願景,在台灣發展4G仍不穩固下,「憑什麼」開始推展5G?
資策會董事長張進福建議,政府投入5G經費要足夠、而且要聚焦。另外,海外學者認為,5G應該一併將4G甚至Wi-Fi等相關產業納入全盤考量,不能單獨思考5G產業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