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也能穿比基尼、打棒球、站上舞台秀活力。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表示,台灣現在有1800個村里設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若結合各種專對老年人的趣味活動,加上多元化的居家、社區照顧服務,長者就可在社區中快樂終老,更能維持健康「不老」。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指出,以往政府的長照服務趨於單一,弘道仿效北歐先進國家制度,推廣「走動式」服務,提供長者「短時間、多次數」的彈性服務,至今實施近1年,很多原本要聘請外勞的長者,都改以這項服務在家安老。

另外,社家署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讓有意願的村里及民間團體參與,邀請當地民眾擔任志工,提供老人關懷訪視、電話諮詢、轉介服務,並視當地需求提供餐飲服務或健康促進活動,預防長照問題惡化。

「不應只著重長照,預防照護這塊也應思考如何全力推動。」林依瑩表示,全台有7839個村裡,目前已有1800個加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政府應將此計畫快速普及到一村里一據點,構成預防照護網絡,讓平時活動距離不超過500公尺的老年人們就近參與。

林依瑩說,為了促進活躍老化,這些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可導入非常多不同方案,例如國民健康署一年一度舉辦的「阿公阿嬤活力秀」全國競賽,每年都有全台各地超過7萬名長者參賽,間接減少相當多醫療成本。

更曾舉辦不老棒球、不老騎士、不老比基尼等超熱血活動,甚至擴大號召紐西蘭的長者來台表演街舞,攻上台北小巨蛋。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主任唐震寰表示,工研院承接經濟部與觀光局計畫在埔里打造智慧觀光小鎮,與多位返鄉創業的在地年輕人共同勾勒願景,發展多樣化創新智慧旅遊應用。

例如:運用電子旅遊套票服務整合在地資源,於元宵燈會讓日本觀光客憑電子票證到埔里旅遊、並搭配埔里922世界無車日推動單車小旅行套票,將觀光人潮與活力帶進埔里;透過這種科技創新與在地共創的方式,不僅活絡當地經濟,也讓在地長者感受到全新的朝氣。埔里許多長輩笑著說:沒想到社區智慧化的推廣,可以這麼的有趣和生活化。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老化趨勢不可逆,照顧服務更要多元化,提供老年人「安心老、自在走」的環境;現在的長照服務缺乏彈性且未經整合,老人根本搞不清楚有多少服務及人員,服務應以社區、長者需求為中心來思考,不應以單一性的服務解決問題。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