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美學編舞家劉紹爐生前與光環舞集舞者演出《水域70%》,展現水域深淺景象及和諧身體美學。(本報資料照片)
身體美學編舞家劉紹爐生前與光環舞集舞者演出《水域70%》,展現水域深淺景象及和諧身體美學。(本報資料照片)
劉紹爐小檔案
劉紹爐小檔案

與腦瘤強悍對抗了4年餘,開刀復健後仍數度登台跳舞的光環舞集舞團創辦人、雲門第一代舞者劉紹爐,1日下午因腦瘤發作辭世,享年65歲。

劉紹爐妻子楊宛蓉表示,劉紹爐的病情自4年前開刀後就十分穩定,復健1年後就重返舞團工作、每天練舞,勤奮認真的態度更鼓勵了所有舞者。直到今年初,他的腦部腫瘤又開始有變化,8月8日,最新的腦部斷層片子顯示腦瘤復發,8月31日轉入安寧病房,9月1日下午在家人陪同下安詳離世。

嬰兒油系列代表作

劉紹爐是第2屆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別的得主,從18歲起接觸體操、繼而開始學舞。1984年,他與楊宛蓉創立光環舞集舞團,畢生創作不輟,其中「嬰兒油上的現代舞」、「觀音聽舞」系列舞作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熱愛舞蹈的他曾說過:「舞蹈是我的生命。」即使在4年前、被推進手術房麻醉前,他留下的話仍是:「醒來我還要繼續跳舞!」

堅持生命就是舞蹈

術後的劉紹爐,留下語言、行動等障礙後遺症,醫生甚至宣判他僅剩2年的生命。但他為了重返最愛的舞蹈的懷抱,每天努力復建,一路從簡短的斷句進步到能完整闡述自己的舞蹈理念。雖然身體行走時雖仍有些不平衡,但劉紹爐卻仍堅持在灑滿嬰兒油的地板上創作、舞蹈。

這4年來,劉紹爐陸續推出新編舞作《身音》、《陂塘》、《奇想河圳》、《逐風轉》。朋友見他能動、能跳雖然欣慰,卻總勸他不要太累,要多保重身體,但他總是告訴朋友:「死過了一回,我現在是重生的人,看什麼都很美好。而我的生命就是舞蹈,你不覺得人的身體還有聲音是最美的嗎?」

楊宛蓉說,劉紹爐走得安穩,生前念茲在茲的就是舞團的舞者,不斷跟他們鼓勵打氣,也堅持9月25至28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的公演《舞輪脈》一定要照常舉行,「他希望所有工作都要維持,還交代我這一切丟了會很可惜。」

#劉紹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