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籍的薩琪西恩是部落格「女權主義者頻率」(Feminist Frequency)的版主,是一個分析流行文化中父權制和厭女症的網站,著重於遊戲界。2012年她在群眾籌資網站Kickstarter為分析視頻遊戲中女性角色的YouTube視頻系列「Tropes vs. Women in Video Games」籌資,每集30分鐘。今年3月,她也贏得國際遊戲開發者協會(IGDA)主辦的第14屆遊戲開發者優選獎(Game Developers Choice Awards)的「遊戲大使獎」。
薩琪西恩對視頻遊戲的批評,震撼一直以男性統領的遊戲產業和社群,《華盛頓郵報》的Soraya Nadia McDonald稱讚薩琪西恩是一個敢於在互聯網表達一些讓男人反感意見的女子。
有些高中和大學教師會用薩琪西恩的視頻影片在課堂上做討論。她刻意加重詮釋的語氣,引起辯論和討論,也引來謾罵和暴力威脅。據報導,一名男子設計一款叫「拳打腳踢阿妮塔薩琪西恩」的第一人稱線上遊戲,玩家可以點擊薩琪西恩的臉部,圖像會出現被毆打的模樣。
8月底,她在「女權主義者頻率」發佈最新一集標題「婦女只是背景道具2」的Vlog視頻論述,幾乎全部遊戲都有大量無意義、無法使用的女性人物角色,女性的性別或受害者身份,是遊戲世界一種表現前衛、大膽和辛辣風味的方式。薩琪西恩還指出,許多遊戲將女性被強姦、殘害和謀殺的情節,當作故事或角色性格發展的背景。在視頻遊戲中對女性的施暴被情色化,但並未用於男性受害者角色上。
此視頻發佈後,迎來各式贊同、鼓勵,也遭受質疑、謾罵;隨即她更新推特,表示2天內收到要強姦和刺殺她的威脅,甚至有匿名人士公開她的住址和父母姓名、住所,威脅要殺了她全家。
遊戲業者聲援薩琪西恩,國際遊戲開發者協會發表聲明,呼籲所有從業者共同對抗多起來自玩家的人身攻擊及網路暴力。還有一封有藝電和育碧軟體等主要大公司的開發商及小型獨立遊戲工作室等2千多人聯名簽署的公開信,呼籲結束在遊戲中的歧視。
這封由Spaces of Play遊戲工作室的Andreas Zecher撰寫的公開信中,鼓勵那些目睹在社群網站有暴力威脅情況的人,要公開站出來反對;無論什麼性別、性取向、種族、宗教或殘疾,每一個人都有權玩遊戲,也有權批評遊戲;並寫道,遊戲社群必須多元化,才得以蓬勃發展。
薩琪西恩曾回答美國雜誌《Mother Jones》詢問,為什麼她的視頻會有如此強烈的反彈時說:遊戲行業一直以男性導向,近年有愈來愈多女性的聲音在挑戰性別歧視的現狀;她說,一些有根深蒂固應享權利的男性玩家恐懼改變,認為遊戲應該迎合年輕異性戀男性的喜好,滿足他們極端虛擬權力的幻想。所以,這群男人正在猛烈地抵制任何促進走向一個更具包容性的遊戲空間的力量。薩琪西恩表示,我們正在見證一個緩慢而痛苦的文化轉變。
批評薩琪西恩言辭激烈、煽動是非的,也大有人在。她對遊戲業性別歧視的努力,已經對育碧、索尼、任天堂等視頻遊戲公司造成壓力,開始將遊戲中角色性別比例加以平衡,也改變標榜「展位辣妹」的視頻遊戲展會文化。
但另有一說,遊戲中女性角色愈來愈多,是因為遊戲玩家的人口群在過去5年已有改變,越來越多女性打玩視頻遊戲。
據美國電子遊戲產業的貿易協會「娛樂軟體協會」(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2014年行業資料顯示,美國有48%的遊戲玩家是女性。
南加大教授Dmitri Williams接受BBC採訪時說,近年整體產業文化的性別歧視少了些。部分原因是視頻遊戲業意識到若繼續疏遠女性玩家,會少賺很多錢。
他舉例像Halo這類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玩家性別向來大多數是男性,許多觀察家看到這些FPS遊戲市場正在退縮。最近包括「使命召喚」及Dead Island2等遊戲,開始有女性虛擬角色供選擇打玩,或是有女性主角。(本文作者為國際動畫策展人、學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