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生向總統丟出一本《被出賣的台灣》,砸中馬英九的腹部,這位學生一時之間成了名人,更成為部分人士、部分群體心目中的英雄,成了「反馬志士」,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更說出向馬英九丟書「剛好而已」。
這位向總統丟書的學生說,自己沒有行使暴力,因為馬英九「親中賣台才是真正的暴力」,他拿「《被出賣的台灣》丟向出賣台灣的人,是幫很多年輕人、幫太陽花世代出口氣。」這位學生自居正義,自認行為正當。丟書事件發生後,一些討論聚焦在「暴力」與否上面,其實,如果這位同學向他的鄰居、父母或愛人丟書,毫無疑問絕對會被認為是一種暴力行為,只不過在相當一部分人心中,是非標準已經模糊,政治立場凌駕一切。
暫且先不糾纏於暴力問題,我們更該深入討論的是,到底什麼是「賣台」,如果台灣已經或即將「被出賣」,誰是真正的賣台者,台灣又被出賣了哪些利益。
其實,丟書事件的另一「主角」:《被出賣的台灣》正是值得深入探討的一本書,這本書在台灣所處的國際政治脈絡中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好是討論「賣台」問題的典型範例。
「賣台」一詞由來已久,不是始自黨外、民進黨或台獨,正是來自於葛超智(G. Kerr)所寫的《被出賣的台灣》這本書。葛超智是當年美國「遠東戰略小組」的成員,他曾在日據後期被美方派來台灣教授英文,實際上是從事情報工作。他主張基於美國遠東戰略利益,二戰後的美國應該設法推動由聯合國託管台灣,而不是把台灣歸還中國。只不過,美國最後承諾了《開羅宣言》,台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於是,葛超智寫下《被出賣的台灣》一書,抒發他的失意與不滿。
《被出賣的台灣》一書被獨派陣營譽為作者「20多年的實際觀察與學術研究的結晶」,是「以第一手的詳實資料為基礎,以自由主義者的觀點與關懷」闡述台灣的悲劇命運。據說這本書「超越了任何意識形態的桎梏」,「提供當代台灣人進一步思考自己的命運與未來發展的歷史認知及國際視野」。然而,葛超智的立場與利益到底為何呢?他所謂的「賣台」指的又是什麼?
其實,葛超智的核心論點是:美國讓台澎歸還中華民國,是出賣了美國的戰略利益。葛超智聲稱,他身為「台灣問題專家」,當時「呼籲華府當局確立一明確的『台灣政策』」,因為「歷史早就指出台灣在西太平洋邊緣的軍事戰略重要性,也指出台灣資源和工業發展遠勝中國大陸諸行省,如此重要,難許我們輕易將台灣交給中國人控制。」
葛超智的主張是聯合國託管台灣,表面上,台灣人民在未來可以公投自決,實際上是因為這符合美國的利益。葛超智也承認,他的戰略思想來自19世紀美國遠東艦隊司令、帝國主義者培里,也就是主張美國應該占領台灣,控制東南亞海運樞紐和中國沿海的港口,進而控制中國。葛超智的主張最後落空了,於是他控訴「賣台」,而所謂「賣台」其實就是「出賣美國帝國主義的台灣戰略利益」。
相對於賣台,是所謂的愛台。葛超智是否「愛台」呢?肯定是的,只是他愛的是「符合美國戰略利益的台灣角色」。葛超智也不是台獨人士,他很清楚台獨主張無法實現,也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台獨人士把《被出賣的台灣》當作聖經,恰恰說明了台獨人士是看不清台灣真正的利益,也錯置了愛台與賣台的意涵。
愛台與賣台的爭論,其核心判準是究竟什麼才是台灣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任何抽象的政治主張,當然也不會是任何大國的戰略利害。讓台灣淪為世界霸權的馬前卒,絕非台灣之福。基於自己激越的政治主張,卻讓台灣深陷戰爭危險,也不會是人民之福。而為了某種意識形態的堅持、甚至偏執,錯失台灣向外開拓空間、追逐發展利基的機遇,才是真正的出賣台灣利益,是真正的賣台。
台灣需要的是和平發展的機遇,是中華民國作為主權國家應有的尊嚴與空間,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是善用世界各地的商機與資源強化台灣根基、壯大台灣實力,是維護並改善自己既有的生活方式與社會制度。這應該是所有台灣人民的願望與期盼。而恰恰好正是激進的台獨主張或保守的鎖國思想,才是讓台灣迅速失去這些機遇、尊嚴、空間和幸福,從而通往悲劇命運的快速道路。
明乎此,我們就很清楚,究竟誰在賣台?誰在愛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