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個來自各地的台北大學學生,因為入學而落腳三峽,熱情地自掏腰包創辦在地刊物《三峽客Shock》。這份雙周發行的20頁贈閱刊物,迅速在三峽人間打出名號,甚至有單位邀約他們到其他社區辦報,4個大男孩的理想開花結果。

4人都非文學院出身,不同於文青辦雜誌,他們是在社區營造的概念下催生《三峽客》。

趙浩宏、石展丞回首創辦緣起,就是台北大學遷校三峽後所新興的「北大特區」居民,與老三峽人之間的格格不入。

「通勤到台北上班、中產階級為主的3萬多名新社區住民,和幾世代待在此生活的老三峽人,兩者生活方式不同,在三鶯橋、殯葬園區興建與否的議題上,立場也針鋒相對。」

消弭對立 創造記憶

趙浩宏表示,因為不願見到這種對立,《三峽客》以溝通兩者的角度出發,「讓老三峽知道北大特區住了什麼人、發生什麼事,也讓新住民認識三峽豐厚的歷史文化。」

如同發行人白家宇所寫的發刊詞:「僅僅透過主流媒體作為資訊來源,往往忽略了地方的特質與重要性。攤開地方新聞版面,也不過只是因為某社會菁英到了我們所居住的小鄉鎮,而非真正三峽人的聲音。」

因此,《三峽客》希望「創造三峽的共同記憶」,報導在地大小事,涵蓋民政等新聞版、介紹在地文史的文化版、在地職人的人物故事,另有生活、教育、書評、幼教、旅遊等領域專欄,也邀集各種三峽人說街坊故事,例如三峽唯一原住民社工、社區老人等,都曾撰文書寫自己故事。

製作專題 平衡報導

專題製作則有「小確幸」的旅遊娛樂、三峽深度文化導覽,也處理過「三鶯線蓋不蓋」、「普安堂遭拆」、「媽祖田土地之爭」等在地重大議題。但是在這些開發與保存的爭議上,他們堅持:「《三峽客》不是表達我們個人的立場,而是平衡報導兩方立場。」

趙浩宏表示,比如三鶯部落拆遷與否,他支持弱勢原住民,但《三峽客》非以社運刊物、而是在地刊物定位,「所以雜誌內也需呈現三峽人考量生活、觀光發展的考量。」

趙浩宏強調,許多社區報與社區組織的失敗,就是因為立場引發的衝突,「我們希望《三峽客》是長存的媒體,不是我們4人的,石展丞也附和:「我們都希望,未來《三峽客》變成三峽在地人自己接手的刊物。」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