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半夜鬼鬼祟祟沿街餵狗、每天到市場撿肉只為狗兒的溫飽,甚至救援收養上百隻狗以致傾家蕩產…。這是許多人眼中行徑怪異的「愛心媽媽」,她們是動保圈中重要卻邊緣的角色,而在「愛心」背後,她們扛了多少心酸與努力?

林憶珊 書寫愛媽故事

從事動保工作多年的林憶珊出版《狗媽媽深夜習題》,溫柔書寫10位愛心媽媽的故事。林憶珊口中的「愛媽」,從工廠女工到補習班名師都有,不論社經地位高低,都願意為動物犧牲自己生活,「她們堅定、毫無保留的付出,令我非常感動。」但她隨即強調:「這不是她們的責任,而是社會的責任。」

書中10位愛媽大多從事動物餵養、救援超過20年,最年輕的阿基歐35歲,最年長的已逾6旬,其中多位自掏腰包找地蓋狗場,每月伙食費動輒數萬元,經濟壓力、清掃的體力勞動,加上鄰居的威脅白眼,身心負荷大。

書中陳述,居民不滿她們餵狗導致狗群聚集,卻沒看見愛媽們拚命帶狗去結紮,才免於狗群氾濫。捐助者永遠比不上遺棄狗兒的人多,也因她們的惻隱之心不斷戰勝理性,導致收留越來越多狗。

有人為了看顧狗狗,就睡在狗場的躺椅上;自己捨不得吃60元的便當,卻把肉都留給狗狗,更因擔心牠們挨餓受凍而片刻不離,連除夕夜都放棄與家人團聚,愛媽寶寶便感嘆:「這是條不歸路,我這樣陷下去,很難再回頭了。」

沿街餵狗 身心負荷大

愛媽芽芽則勇於與公部門抗衡,早年曾冒險拍下某收容所把狗籠浸到水池「淹死安樂」的照片,引起國內外動保界撻伐、促成動保法通過。她常因為檢舉飼主虐待狗而反遭恐嚇,感嘆自己生錯地方,「要是在尊重生命的國家會活得比較好。」卻堅持:「為了這些流浪犬,我不怕惡勢力。」

流浪犬 有在地生存權

愛媽可可曾為了抓一隻狗結紮花了3年,因此認識搭擋呼呼,一人負責誘捕記錄、以吹箭制伏狗狗,一人開車與圍捕,兩人3年內結紮了2000隻狗。

林憶珊坦言,最怕愛媽淪為「有愛心的瘋婆子」的刻板印象,「重要的是社會環境改變,從民眾的生命教育觀念,到公部門的執法等等,每個人都負擔一點,讓流浪犬有在地生存權,才是對愛媽的支持。」

#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