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費時近20年時間,投入人工山胡椒「馬告」育種,目前已突破育苗技術。桃改場五峰工作站長馮永富說,野生山胡椒過去被大量採集,差點成為絕種的台灣原生種植物。
主持人工山胡椒育苗研究的馮永富說,約莫近20年前,從原住民友人口中得知,泰雅族語俗稱「馬告」的野生山胡椒數量愈來愈少,價錢也因量少,每台斤最貴要2600元,驚覺可能因過度採集導致物種消失,才展開苗種調查及人工繁殖計畫。
野生的山胡椒必須經過雄株、雌株授粉結果。五峰工作站調查發現,由於山胡椒果實生長在雌株樹上,進行採集時往往把樹砍倒摘果,在無法有效授粉的情況下,造成野生山胡椒日益消失,讓這項台灣原生種植物瀕臨滅絕危機。
在桃園區農改場努力之下,不僅成功研究出人工繁殖山胡椒育苗技術,種植存活率更可達8成左右。馮永富說,人工技術突破的關鍵,就在於以「冷積溫」培育種苗,成苗存活率甚至高達9成,且種植第4年後就可進行採收。
桃改場研究員吳麗春說,山胡椒有高經濟價值外,也是烹調絕佳料理,曾有名廚以「鹹甜皆宜」形容山胡椒提味功效。目前與南投縣政府合作,推廣種植山胡椒,新竹縣政府也有意輔導農友試種,對復育台灣原生種植物有正面幫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