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曾於70年代在台灣盛極一時。圖為盜版《心鎖》。(聯經出版提供)
▲盜版曾於70年代在台灣盛極一時。圖為盜版《心鎖》。(聯經出版提供)

在網路傳播快速,紙本閱讀被視為愈來愈不合時宜的當代,仍有許多愛書人追求著紙本閱讀的樂趣,並透過紙本書的裝幀、版本,解讀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

曾以《裝幀時代》、《裝幀台灣》獲金鼎獎肯定的李志銘,透過《讀書放浪》一書,勾勒出時代印記,也重溫了國共對峙的特殊政治氣氛下,無法忽視的翻版和盜印現象,曾在50、60年代的台灣,增添了30年代中國文壇的濃厚氣味。

當年那些「附匪文人」的著作雖被查禁,但出版社在翻印時多擅自竄改書名和作者,如劉大杰《中國文學發達史》、呂思勉《中國通史》作者全被改為「本社編」;陳寅恪的名字改成「陳寅」,朱光潛變成「朱潛」,周予同改為「周大同」等。出版社先後大量翻印來自大陸的文史哲論著,也成為一個時代的特殊現象。

李志銘指出,雖然盜版要不得,但在當時的非常環境下,要是沒有盜版商從事大量廉價翻印的推波助瀾,也許現代文學史很可能被改寫,他舉例「張派小說」文學祖師奶奶張愛玲,摯友宋淇郵寄給夏志清作為參考的《傳奇》和《流言》均是盜印本。而夏志清曾表示:「我那時正在寫《中國現代小說史》,假如未能及時看到此二書,很可能不會闢一專章去大寫張愛玲的。」

即使是當年的翻印之作,如今在網拍市場上卻見洛陽紙貴的有趣現象,台灣文壇頭號「張迷」唐文標不顧原作者異議編纂的《張愛玲資料大全集》,如今卻成為眾多書迷眼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罕珍品。李志銘認為,透過紙本書的舊時光,更能一窺閱讀奧祕。

#台灣